『你不是處,你不幹凈了……』處女情結你怎麼看?!?

從古至今人們對女性的貞操尤為看重尤其是在宋元以後,『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廣為流傳,除了各種《女誡》、《女學》《教女遺規》、《女學言行錄》等進行禮教規范,還設立貞潔牌坊等來表彰婦隨夫死或者夫死不改嫁的女性。

新中國成立以後,女性獲得了政治和經濟上的解放。

這麼多年,見識過許多有處女情結的男性。

好笑的是,他們雖然在意女生是不是處女,但就是不肯直接說自己有處女情結;

相反,他們發明了許許多多借口,來掩蓋自己的在意。

後來發現,處女情結不是男性的專利,女性也會有。

為什麼『處』有那麼大的魔力,叫人追捧?

為什麼大家對處女如此在意?

01男性想確保孩子一定是自己的處女情結的歷史根源在於父權制的家庭結構。

簡單來說,就是男性認為隻有女性配偶是處女,那麼繼承自己家庭財產和地位的才肯定是自己的後代。

但問題就在於,孩子是不是自己的,與女性的貞操沒關系:難道婚後不能出軌嗎?

要是真的不信任伴侶,與其憑她過去的性經歷和言行來猜測,不如直接去做親子鑒定來得快速準確。

02是將性自由變成男性的特權在父權社會中,男性凌駕在女性之上,享受後者所沒有的特權。

而如今男性群體的特權之一,就是比女性有更多性自由。

比如一名男性如果不是處男,說明他受歡迎,『戰利品』多;

而女性如果不是處女,那就是『不檢點』,就是這麼雙標。

所以,為了鞏固性別秩序,甚至讓被壓抑的女性心甘情願地幫忙維持這種秩序。

『貞操』和『處女』被包裝成了無比珍貴的存在,表面上的誇贊實則剝奪了女性實際的性自由。

對『處女』和『貞操』的鼓吹與追捧,也解釋了為什麼女性會有處女情結。

性是自由的,你是自由的

看到這裡也許有的朋友會問:我就是在意處女的身份該怎麼辦呢?難道我就是封建嗎?不是的。

事實上,我們希望讓更多女性享有性自主和性自由,但這並不代表一定要和人發生性關系——

而是擁有可以選擇在什麼時候、和誰發生性關系的權利。

讓想要和伴侶享受性行為的女性,不會因為外界對非處的歧視而卻步。

而希望自己是處女的女性,也可以堅守自己的選擇,不應被嘲笑。

當然,女孩子們在發生性行為後,不要因為自己不是處女,因此感到自己價值下降了。

一個人的價值是多方面的。

同時希望每個女孩子在發生任何一次性行為前,都認真考慮自己是不是真的願意、伴侶是不是值得信賴的對象、有沒有做好防護措施等等。

不要因為你已經『不是處女』,就好像可以『更容易』地同意和另一半發生關系。

如果有一個男生和你說,你都已經不是處女了,為什麼還不能馬上跟我上床?

一定記得告訴他,你的每一次都和第一次一樣重要,都和第一次一樣值得被尊重和珍惜!

三觀一致才能走得長遠

實際上並不是所有人在意這層膜,處女情結也談不上多麼高尚。

所以你隻需要碰見一個與你價值觀一致的人,而不是因為一層膜把自己貶低,一再降低擇偶標準。

『我是處男,我一定要跟處女結婚,因為這是我的標準』

沒毛病,你有自己對於婚姻的標準,你也做到了以身作則,皆大歡喜。

『我不是處男,可我希望我老婆是個處女。

我希望我能是她的第一個和唯一』

也可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擇偶標準,只要你老婆能接受,婚姻是你們雙方的妥協,別人沒權力幹涉。

『我就是要找處女,因為非處都是不潔身自愛的濫交女人,性行為是人生的污點』

麻煩你有多遠滾多遠。

性在科學角度隻是一種生理需求。

拋開我們所謂的道德,任何人都有權利選擇什麼時候,與誰發生關系,如何滿足自己的欲望。

不管是有處女情結的男人,還是已經有過性行為的女人,其實都沒有錯。

你可以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和原則,但不能要求別人也這麼做,更不能從自己的角度去批判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