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掉的都是一地的『節操』。
要說到『節操』,就不得不提及『貞操』這個概念,這個是男權社會中所給女性構建的概念。
隨著女權意識逐漸增強,在性方面女性主動性也大大增加,有些女孩還時不時對『處男』進行調侃一番。
鑒定一個處女,或許不是很難的事。
但要想鑒定一個男性是不是處男呢?這究竟有什麼科學方法呢?今天,小康醫生就給大家兜個風!
民間傳說的鑒定,到底靠不靠譜?
第一,處男線
民間有種說法,就是處男的小臂側內有一個淡淡的紋路,這便就是傳說中的『處男線』,在初夜之後就會消失。
拜托!這種說法連小學生都不會相信!所謂的『處男線』隻不過皮膚的皺褶罷了!
這條皺褶幾乎人人都有,甚至那些已經結婚多年的人,手上這道紋路依然很明顯。
第二,包皮系帶斷裂
這種說法在歐美國家較為流行,認為男生的包皮系帶在初次性生活後就會斷裂。
不過這包皮系帶是哪裡?請看圖:
但這種說法也靠不住腳,因為包皮系帶是陰莖各種感覺神經的匯集處,若真的斷裂了,那就表示陰莖受傷了,其敏感性就會大大降低。
而有些國家在給孩子進行包皮環切手術時,通常會去除這部分系帶,這也導致人們常將『貞帶』與『男貞』綁在一起。
不過,包皮系帶斷裂主要發生在動作過於猛烈,所以還希望各位老司機們開車注意安全!
那難道真的沒有科學方法嗎?
美國有幾個生物學家就提出一個想法:人體內有很多細菌都與我們互利共生,那麼若兩個人發生親密接觸,那麼細菌就會交換。
這是否意味著,有過性生活的男性,生殖器表面的細菌會不會有變化呢?
因此,他們就通過4個月內追蹤調查18名男性《有處男也有非處男》,通過抽取他們的陰莖冠狀溝和尿液的細菌種類,一共發現了58種細菌。
結果發現,有過性經歷的男性的冠狀溝與尿液,發現了一些纖毛菌、支原體等性傳播疾病相關細菌。
《咦?這似乎好像有點道理啊!》
但是在非處男或處男身上,卻能檢測出一些女性私處所也特有的菌群,例如乳酸菌、普氏菌。
最後,通過這種檢驗細菌的方式,並不能科學鑒定『處男』!
有些人認為處男平時會與異性較為害羞,那麼如果說到一些露骨的話題就會臉紅…….
《萬一遇到一個臉皮厚的人呢?》
有些人認為處男與女性稍微接觸,小帳篷就有可能發生反應…….
《萬一遇到一個不喜歡女生的男生呢?》
有人認為處男的理論知識豐富,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分分鐘熄火…….
《萬一人家是備好功課呢?》
開了那麼久的車了,各位也都別太認真了。
無論是通過觀察和高科技手段,都是無法準確鑒定一個男生是否是處男。
即便退一萬步而言,無論是男還是女的,
是不是第一次,第一次是給了人還是給了手,真的有那麼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