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女兒認清自己的性別??

知乎上有位網友發帖詢問,家裡5歲大的侄子,在遊戲的時候用手指著自己7歲女兒的胸部,笑著說『咪咪』。

  然後又用手抓住姐姐的衣領撕扯,雖然後來的行為被制止,但她老公還是十分擔心,認為兩個孩子要少來往,很多性侵犯都發生在親戚之間。

  這位女士卻認為童言無忌,兩個都是小孩子,沒有什麼的,夫妻二人為此還大吵了一架。

  那麼,如何給孩子樹立恰當的性別意識,讓他們可以及時自我保護,去預防可能的風險,又能深刻地認同自己的性別,健康地成長呢?1最初的萌芽  按照正常的發展,嬰幼兒的性別意識大概在三歲左右形成,但每個孩子的情況又不盡相同。

  有的寶寶在很小的時候,就不願意讓異性長輩抱,表現出害羞的表情,可有的即使到了小學階段,對這方面似乎沒有什麼意識。

  這一方面源於家長的教育,當然也有父母潛意識層面的影響。

  比如:很多課程會讓母親和女兒溝通,哪些部位隻能讓媽媽碰,其他的人不許動,雖然孩子在表面上答應了,但到了實際的情況,還是無法正確去執行。

  原因之一,是在親子關系的互動中,並沒有悔首盯建立真正的邊界感。

  這些孩子的邊界在平時的時候,就反復被父母入侵,在身體的邊界受到侵犯時,往往不能及時做出反應,或者向爸爸媽媽去表達。

  另外,當子女表現出對性的好奇時,部分家長可能會回避。

  但探索是兒童的天性,他們往往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這些東西。

  比如有位女孩會在遊戲的時候,不經意地摸向父親的襠部,還有些男孩在幼兒園裡摸女同學的下體。

  這些好奇,如果沒有被父母滿足,孩子可能會通過自己的方式,去尋求了解,或者壓抑起來,在遭到侵犯時,失去最基本的邊界感。

2女性的矛盾  一位在事業上比較成功的父親,經常和朋友喝酒的時候,長籲短嘆,感嘆自己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生個兒子,並惋惜地看著其唯一的女兒。

  雖然女兒有十分清晰的性別意識,但卻非常憎恨這件事。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女性,會衍生出各種各樣的心理防禦,有的會認同父母的想法。

  認同的同時,是對自己性別的不認同,甚至會經常發出感嘆,恨自己不是個男人。

  他們往往在婚後,迫切地希望自己生個兒子。

  或是選擇事業上沒有自己優秀的男性,作為伴侶,在家庭生活中,無意識地擔任供養或者保護家庭的傳統男性角色。

  如果懷胎生女,作為天然的母性,可能不會在意識層面去『重男輕女』,甚至把女兒照顧得很好,但那種潛意識的『遺憾』,還是會通過各種方式傳遞出去。

  還有的女性對男人有種深刻的對抗和競爭感。

  這種性別對立的原因之一,就是源於早年家庭對女孩的輕視,這勢必會影響到親密關系,作為男性伴侶,可能會感到被鄙視和攻擊,或者莫名的被厭惡。

  在實際的案例中,也會產生某種軀體的症狀,有的痛經或者乳腺方面的情況,不是因為『宮寒』或者其它的生理原因。

  這是通過攻擊自己最女性化的特征,來象征性地表達對自我身份的不認同。

  培養性別意識,不僅僅是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女孩,更要幫助孩子們悅納、認可和建立起對自己性別的自信。

3吃個桃桃,消失的男子漢  前段時間,某個視頻博主,一個大概在青春期或者成年的男子,拿著從罐頭裡撈出桃子小口輕咬,並用很嗲的聲音說道:『吃個桃桃』,待食物入口後,可能是受不了罐頭的寒氣,隨即又嬌聲驚嘆:『好涼涼』。

  有個網友感嘆,現在的男孩怎麼都越來越娘了,難道是自己落後時代了嗎芹敏?  小朋友們在玩遊戲時,男孩更傾向於那些攻擊性較強的內容,扮碧和演士兵去沖擊對方的堡壘,或者對飛機和大炮特別感興趣,換句話說,男孩會用『攻擊』去探索世界。

  我們的祖先在探索原始森林,尋找獵物的時候,會帶著鋒利的武器,來保證自己的安全,在戰鬥中成長。

  而在正常發展的情況下,男孩成長的過程,也可以看成是攻擊性逐漸『升華』的過程。

  從童年期因為玩具或者遊戲,相互的語言或者肢體沖突,慢慢發展到在某個領域去超越其他人,或是在運動和比賽中獲得勝利,這是象征性的攻擊,可以被這個社會規則所接受。

  大部分女孩的『攻擊』都比較『迂回』,她們可能會拉攏朋友,不讓她和自己不喜歡的人玩。

  網上就有個段子,大學宿舍的6個女生,建了8個群,用來在各自不滿的部分吐槽。

  男孩的攻擊性則更容易被制止,因為太『皮』了。

  部分父母往往會強制性制止,賦予其很多負面的含義,甚至暴力對待,那麼孩子在表達出自己的攻擊性時,在潛意識裡就會有深刻的恐懼和羞恥感。

  他們的攻擊性被閹割,和這個世界連接的方式,也發生了改變,或者不進行連接。

4男女如何歸位  1、學會說『不』  在學校和其他的場合,有的孩子會不清楚自己的邊界,無意識地去破壞他人的遊戲,甚至在肢體上去攻擊別的小朋友。

  此種情況下的『不』,是幫助孩子建立底線意識,去理解他人的邊界。

  可以先表達他們此時此刻的情緒,然後說明拒絕的理由,以及其他小朋友受到侵犯時,會有什麼樣的情緒。

  作為家長,有時候要和自己說『不』。

  當看到孩子慢吞吞地吃飯或者穿衣服,耽誤了去幼兒園,內心開始焦躁,恨得牙根癢癢,便有種上去幫助他完成的沖動。

  這樣的情況可能是之前已經形成某種習慣,孩子的邊界被破壞掉,潛意識認為這件事是我不能獨立完成的。

  覺察符合孩子這個年齡段能力,可以完成的事情,盡量讓他們自己完成,並且允許犯錯,在適當的時候予以引導和安撫,讓其體驗整個完成的過程和相伴的情緒。

  最後,可以培養孩子說不的能力。

  比如:在一些比較靈活的問題上,和他們『商量』,讓其表達自己的想法,可以拒絕父母的提議,自己設立標準,只要在合理范圍內,都可以接受。

  這些『技巧』可以用來幫助孩子,但不要用這種方式去控制孩子。

  隻有邊界清晰的兒童,在受到侵犯時,才能最大程度保護自己,並第一時間告訴父母。

  2、當女孩成為媽媽  那些在早年被輕視的女孩,成為母親後,會有著非常復雜的心理變化,可能通過孕育,認同了自己的女性身份,或是成為母親這件事的本身,又觸發了其童年的創傷。

  有的是通過產後抑鬱的症狀體現出來,或是在婚姻中,無意識地和老公處於競爭的狀態。

  當作為女人本身去和這個世界連接的時候,潛意識夾雜了很多痛苦、羞恥和內疚和被迫害感,在現實生活中投射出去,常常要先去處理這種感受,或者帶著這種感受前行。

  在這種情況下,當有了兒子,一個男人,早年的『遺憾』可能會象征性地獲得滿足,或是無意識地去『閹割』孩子的攻擊性,那些比較『突出』的部分。

  在面對女兒時,這些信息也會被孩子感知到,在兩人的互動中,產生各種各樣的反應。

  可以去覺知作為女性本身的意義所在,擁有那些男人沒有擁有的東西,關於那種孕育的力量,這不僅僅是生兒育女,還有在更深刻的層面上,對那種創造生命的神秘感受。

  所有的男人,在生命的最初,都需要依靠一個女人來存活。

  這種對女性身份的深刻認同,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自己的孩子,女兒會感知到母親作為女人的那種『能量』。

  而作為父親,女兒生命中第一個男性的『客體』,要去充分的信任、尊重和欣賞她們,讓孩子對自己的性別,有著最初的自信。

  3、保護攻擊性  家長們可以留意自己的兒子,表達攻擊慾望的方式,有的是那種最原始的肢體沖突。

  這可能是他們沒有升華的渠道,或者這種肢體沖突在最開始的時候,就被嚴厲制止了,無法升華。

  最開始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遊戲,讓他們可以安全去表達這些慾望,或者發展一些特長,讓這些孩子的天賦和攻擊性有機會結合,父親最好可以參與進來。

  爸爸和孩子間的遊戲和互動,有利於他們去認同作為男性的父親。

  無論何種方式,讓兒子去練習並可以駕馭自己的攻擊性。

  這方面的力量有恰當的渠道,合理的表達,他們就會變得有韌性或者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