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柳陰期候的上一句是什麼?

向柳陰期候的上一句:沈郎無奈。

詩詞名稱:《醉蓬萊·望碧天書斷》。

本名:吳文英。

別稱:詞中李商隱,吳夢窗。

字號:字君特號夢窗,晚年號覺翁。

所處時代:宋代。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四明《今浙江寧波》。

出生時間:約1200。

去世時間:約1260。

主要作品:《渡江雲三犯》《風入鬆》《浣溪沙》《解連環》《解連環》等。

主要成就:南宋著名朦朧詞人。

我們為您從以下幾個方面提供『向柳陰期候』的詳細介紹:
一、《醉蓬萊·望碧天書斷》的全文點此查看《醉蓬萊·望碧天書斷》的詳細內容
望碧天書斷,寶枕香留,
淚痕盈袖。

誰識秋娘,
比行雲纖瘦。

象尺熏爐,
翠猛唯針金縷,記倚床同繡。

月_瓊梳,冰銷粉汗,
南花熏透。

盡是當時,
少年清夢,臂約痕深,
帕綃紅皺。

憑鵲傳音,
恨語多輕漏。

潤玉留情,
沈郎無奈,向柳陰期候。

數曲催闌,雙鋪深掩,
風_鳴獸。

二、吳文英其他詩詞
《浪淘沙·九日從吳見山覓酒》、《瑞鶴仙》、《祝英臺近·除夜立春》、《風入鬆》、《水龍吟》。

三、賞析
《醉蓬萊》,《詞譜》:《樂章集》註林鐘商,始於柳永慶老人星現。

雲:『永為屯田員外郎,為太史奏老人星見,仁宗命詞臣為樂章,柳方冀進用,即作《醉蓬萊》詞奏呈』又名《雪月交光》、《冰玉風月》。

雙調,九十七字,上片十一句,下片十二句,上下片各四仄韻。

此詞上片第一、五、八句,下片第六、九句,均作上一下四句法。

『七夕』,農歷七月七日,傳說中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

吳文英詞集中尚有七首『七夕』詞:《六麼令·七夕》、《荔枝香近·七夕》、《秋蕊香·七夕》、《訴衷情·七夕》、《惜秋華·七夕前一日枝賣培送人歸鹽官》、《惜秋華·七夕》、《鳳棲梧·甲辰七夕》,可以互相參閱。

『望碧天』三句,憶舊日『秋娘』。

『望碧天書斷』,原無『望』字,為平入空格,擬補一『悵』字。

此言抬頭望青天,不見鴻雁傳信到;低頭嗅床中,臥枕尚遺伊人香,襟袖猶沾伊淚痕。

雖離別而仍相思也。

『誰識』兩句是說:有哪一位還認識那像行雲流水般纖細的『秋娘』呢?『象尺』六句,一『記』字透出此全系回憶。

此言記得曾與『秋娘』兩個人倚偎在床前,商量如何進行刺繡。

繡架旁的幾上用象牙制的直尺壓著繡樣,房中的熏爐內香氣氤氳;繡架上還放著金針與彩色絲線,用以等待乞巧。

這些都是從前一個七夕之夜的情景。

記得天上的月牙兒像似一把晶瑩的玉梳斜掛在空中,涼爽的秋夜收斂了她身上的香汗,南園中飄過來的花香也彌漫在繡房中。

上片全是憶舊。

『盡是』四句,承上而轉。

此處是說:過去那些年輕時代美好的回憶,現在隻有到清秋夢中去尋覓了。

但是伊人確實在你的臂上殘留有因親熱而咬下的齒痕;在兩人定情的絲帕上還保留著她的胭脂吻痕。

『憑鵲』兩句是說:你想囑托喜鵲傳遞自己的相思情,可是又怕它嘰嘰喳喳的多嘴多舌,將隻供你我倆知道的秘密輕易地泄露出去。

『潤玉』六句,申訴男女相思意。

此言『秋娘』,曾經送給他一塊暖玉作為定情物,而他也因為相思無奈,曾去柳蔭下等候過她的倩影,冀希她能應約而至。

所謂『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即指此。

但是約而不至,所以他隻好隔墻清歌數曲,催促她現身,但是最終還是不見伊人,惟見緊閉的大門上銜環的鋪首被秋風吹出嗡嗡的哀鳴聲。

此極言曲終人不見之哀傷。

配瞎又『雙鋪』『環鳴』,即鋪首,指裝在門上用來銜環的動物頭形。

據《漢書·哀帝記》:『孝文廟殿門,銅龜蛇鋪首鳴』下片憶少年事,記相思情。

全詞描寫的一位多情男子,可以是詞人自身,也可以是友人方南山,又可以是另一個多情種子。

究竟是誰,隻好由讀者自己猜測。

四、註解
望碧天書斷:一本作『碧天書信斷』。

娘:一本作『娥』。

_:一本作『蟬』。

相同朝代的詩歌
《曹將軍》、《下瞿塘》、《滕王閣》、《兒餒嗔郎罷妻寒怨藁砧唐眉山詩也戲為箋之》、《題艾溪》、《廢貢院為米廩過之值盤_》、《送客至靈谷》、《嘆_詞》、《題陳朝玉愛竹軒》、《酬春湖史履庸惠四皓圖》。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醉蓬萊·望碧天書斷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