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韓國因為有幾架教練機型轉場加油事件,引發中國網友的嚴重不滿。
其實,我們不了解這次事件的溝通內情,還不能直接將尹錫悅放在反華鷹派的位置上。
美國『外交者』雜志就認為,現在遠不能說尹錫悅是一位反華鷹派,因為韓國政府在幾個關鍵的問題上對中國保持了持久克制。
第一,是薩德部署,尹錫銳政府雖然嘴上宣佈將推進部署進度,但實際上進展不大。
有消息稱,韓國政府最終放棄了薩德部署承諾,國防部長解釋是『考慮到現實』的決定。
韓國還強調 ,無意加入以美國為首的區域導彈防禦架構,這與前任政府的立場一致,充分考慮了中國的戰略關切。
第二,韓國拒絕在幹涉臺灣的問題上出格。
去年8月,尹錫銳曾拒見竄訪臺灣之後來訪的佩洛西,韓國認為該決定是基於『對國家利益的綜合考慮』 。
首爾最近對臺海問題仍支持『一個中國』,並沒有采取任何明確的親臺立場,隻是強調保持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第三,韓國仍未入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對話機制,該組織的主要目的是對抗中國。
尹錫悅政府認為,如果韓國加入這個對話機制,要求該機制不能把中國列為主要針對國,這個也非常有意思。
第四,中國更看重的一點還是韓國是否在芯片領域迎合美國。
美國一直尋求讓韓國、日本加入芯片4方聯盟,但是因為韓國的抵制,這個倡議沒有太大進展。
韓國與中國在芯片供應鏈安全問題上一直保持合作,態度遠比日本要友好得多。
韓國不願意為了迎合美國讓自己利益受損,其戰略自主性讓美國人都頭痛。
第五,韓國公佈的印太戰略,與美國最大的不同就是聲稱要保持與中國的合作,將中國定義為最重要的地區夥伴,這一點同樣讓美國人惱火。
所以,我們看尹錫銳政府的對華強硬立場,還要分區像,還是實質。
一些偶發事件,如果不清楚幕後的溝通情況,我們還不能說韓國已經走上反華道路。
韓國當前更重要的改變是敵對朝鮮和親近日本,更有可能發生危機是朝鮮半島。
首爾在一些敏感問題上,一直避免提及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避免談及與中國展開競爭,更多的強調包容合作,這對中國來說就夠了。
尹錫悅的選擇從本質上說還是為了韓國利益。
原因有三大點:一是韓國經濟發展離不開中國。
韓國是世界上最依賴中國的經濟體之一,國民收入的40%以上來自出口,對華出口占總量的四分之一;二是韓國的安全離不開中國對朝鮮半島局勢的影響,韓國怕北方兄弟的火炮和導彈,而中國是少數能說得上話的;三是中韓之間沒有領土爭端,也不像韓日之間有歷史世仇,韓國沒有幹涉臺海的意願,這一點與日本完全不同。
歸根結底,任何韓國政府在制定外交政策時都必須優先考慮國家利益,有意挑釁中國的可能性不高。
你也可以理解為:韓國對中國的克制本質上是結構性的。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如果對韓國施壓太過分,結果很可能適得其反,損害韓美關系。
看清中韓關系的本質,我們能看出尹錫悅在對中國態度上保持了持久克制的根本原因,所以對一些偶發事件,在不了解具體內情之前,還是先保持克制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