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31屆艾滋病日。
據衛計委最新報告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9月底,全國艾滋病報告病例為85萬,預計估計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為125萬,也就是說還有30萬人尚未知道自己攜帶艾滋病病毒。
而這些病例中,性傳播是最主要傳播途徑,2017年報告顯示感染者異性傳播為69.6%,而男男性行為達到25.5%。
雖說按照目前趨勢,艾滋病在中國還是存在『低流行』狀態,但日益趨增的感染人數,也不得不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與HIV感染者發生高危性行為,為何不會被感染?
雖說高危性行為是艾滋病性傳播最主要途徑,但事實上在毫無不知情的情況下,與艾滋病感染者發生性行為,且沒有做好保險套,也並非100%感染艾滋病。
這是什麼情況?其實也是我們今天所要談的—–暴露後預防。
何為暴露後預防?
所謂的暴露後預防,醫學上簡稱PEP,是指在暴露後某種病原體後,在一定時間內進行預防性治療,防止該病原體而引發的感染性或疾病。
這些疾病常見有狂犬病、HIV、病毒性肝炎等。
而艾滋病病的『暴露後預防』,通常在高危性行為等這種非職業暴露後情況下,通過用藥阻斷感染。
也就是說,若在男男同性性行為人員與HIV感染者或感染狀態不明者,進行毫無保護的情況下,在接受評估後,就能轉接到當地傳染性醫院,進而接受自費暴露後預防性幹預服務。
當然,評估適用對象,醫學上通常都會用以下這些標準:
一般符合上述所說的全部條件,就可接受暴露後預防。
若兩位受檢者,在性行為正確做好安全措施,又或者兩人HIV抗體檢測為陰性,無需接受這樣暴露後預防用藥。
面對暴露後預防,該如何準確用藥?
若需要進行暴露後預防,用藥時間就需『爭分奪秒』,在暴露後24小時內越早越好,最晚不能低於72小時,用藥時間大約在28天《4周》。
而用哪些藥?一般都是有指南推薦,像職業暴露後處理方法,一般就會采取以下用藥組合:
對於醫護人員而言,若在職業中出現職業暴露,上述這些用藥方案都是可行,費用也是免費。
但對於因性行為而導致暴露風險,費用就需自費,根據不用藥物組合進行不同收費。
用藥後,還需及時隨訪與幹預
在發生暴露後預防後,由於艾滋病窗口期在3個月,受檢者還需進行檢測,以及定期隨訪與預防,從而觀測HIV抗體相關情況。
雖說暴露後預防是最後的『緊急補救』,但這種補救並不能100%成功,不到非不得已,還請不要作為預防手段。
畢竟,沒有安全的人,隻有安全的性行為。
無論何時何地,保險套都是最好預防感染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