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未知的事情感到恐懼是人類的本能,但恐懼不會改變任何事情。
與其擔心新冠後遺症,我們更應該知道和做到什麼?
1.任何病毒都可能造成死亡或者嚴重的後遺症,這不是新冠專利;
2.有效避免危重的辦法是及時並盡可能接種3針疫苗;
3.因為種種原因無法接種疫苗的同志們,一定做好個人防護,比如少聚集,規范佩戴口罩,勤洗手;
4.即使感染,也不要慌,全球已經有超過4.56億人感染《加上無法統計的會更多》,絕大部分都可自愈。
前段時間,網上熱傳一篇文章表示:『美國一位不具名的男子表示,在感染新冠病毒後,他的生殖器‘縮水了’1.5英寸《合約3.8厘米》』!
這篇文章被各個自媒體平臺傳得神乎其神,但很快就有人出來辟謠,尹哥不再多言。
然而,關於新冠後遺症的話題討論一直沒有停止,各個平臺為了奪人眼目,往往不顧真相,誇大其實,偽造嫁接、腦補細節、帶節奏評論,讓『造謠』沒有底線。
這不,剛嚇唬完男性,一篇名為『 注意!牛津大學研究發現:新冠病毒或加速大腦萎縮,相當於使人提前衰老1-10歲』的文章又出來嚇唬中老年人了,這對於中老年男性來說,簡直是多重打擊啊~
那麼,真相究竟是什麼? 對 我們這些吃瓜群眾 來說,被瓜砸中的 幾率 又有多大 ?
在解讀這些問題 前,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實實在在發生在每個人身邊的事例。
大家都知道買彩票能中獎,但中獎的那個人一定會是自己嗎? 須知道,彩票公司隻會宣傳中了500萬的人,而忽略那些持續購買又屢屢不中的人。
這就是幸存者偏差。
拿這兩天甚囂塵上的『新冠病毒加速大腦萎縮』論來說,自媒體們主要是對一篇發表在『Nature』上的研究結果加以誇大和臆想。
仔細看,這篇研究的對象是2020年3月-2021年4月感染新冠的患者《51-81歲區間,97%白人》,彼時德爾塔毒株剛剛出現,大部分人並未接種疫苗,和現在我們面對的環境有著本質差別。
報道中提到的灰質丟失、大腦區域受損等,其實有些斷章取義。
研究發現新冠感染者對比健康人群嗅覺相關大腦部位,額外丟失了0.2%-2%的大腦灰質,並且大腦平均受損0.7%。
但你要知道,煙酒過度、營養不良、長期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同樣會對大腦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即便是正常人,平均每年也會丟失0.2-0.3%的灰質。
論文作者說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隻能證明相關性,無法證明因果關系。
然而,這項研究卻成了不少自媒體眼中的新寵兒,大肆宣揚其中種種。
當今,傳媒形式日益豐富、傳播渠道日益開闊,一旦有新穎的點被抓住,就可能被無限放大,進而成為社會的主流。
新冠後遺症也是這樣,那些奪人眼球的詞匯C位出道,但更多已經出現的症狀反而鮮有關注。
實際上,今年1月,CBC曾報道過新冠後遺症統計數據,已有超過200種症狀被報告,共影響10個人體器官。
每一種症狀都有可能發生,但很難說所有症狀發生在同一個體上。
CBC報道新冠後遺症的有關統計數據
在紛繁的信息中,我們更應該保持清醒的認識。
須知道,所有的病毒感染都可能累及全身,流感引起腦炎或其他症狀的也不是沒有,關鍵要看出現的比例有多高?
開車會不會出車禍,當然會,看概率。
難道因此不開車?
喝涼水能不能嗆死人,也會,看概率。
難道因此不喝水?
新冠感染能不能引起睪丸損傷、生殖器縮小、腦霧、大腦萎縮?當然會。
因為新冠感染可以導致死亡,所以在死亡之上的任何表型都可能發生。
尹哥也一直強調,新冠肺炎這樣的說法並不嚴謹,新冠病毒病是從無症狀到死亡的一系列綜合征。
而每個個體都有不同的體質、不一樣的感染情況,現行技術手段下很難做到完全精準的預測病毒對個體帶來的影響。
而隻從單一維度上去理解和治療,難免陷入『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怪圈。
對於新冠病毒,在醫學上,我們首先要做的是預防,但對於病人已不能幹預的情況《如腫瘤終末期》,善意隱瞞讓其不知情往往是更好的選擇。
也就是說,既然沒有辦法解決後遺症的問題,那首先應該讓大家加強預防和防護。
但奇葩的是,尹哥看到,講後遺症嚴重的和反對註射疫苗的往往是一批人,這不是非蠢即壞麼?
英國每日郵報對感染新冠病毒的病死率做了統計,目前病死率達到0.03%,與流感水平相近《來源:英國每日郵報》
目前,新冠病毒在全球累計感染超4.56億人,雖然有604萬人已離我們而去,但依然有4.5億人和我們在一起,且大部分都已經康復。
新冠病毒演化到現在,毒力也已進一步降低。
英國每日郵報統計的數據顯示,目前新冠病毒在英國的病死率已降至0.03%,與流感相當。
而一部分人卻天天拿這些問題嚇唬大家,形成長期的心理陰影,合適麼?
我們和病毒的鬥爭還將持續,但生活終究要回歸正軌。
有了前兩年經驗教訓的積累、更高的疫苗接種率、更強大的篩查治療能力,我們也應該更新認知、理性對待、守腦如玉,在新的生活到來前,不盲從、不恐慌、不怕輸。
誠如張文宏醫生所言,對於新冠病毒,消除恐懼是我們必須走出的第一步。
— THE END —
覺得不錯點個”在看”唄
『聲明』生命科學與基因技術正在高速發展,針對同一研究課題,不同團隊的研究結果存在差異甚至相悖的可能。
另受本人知識結構及參閱資料準確性的局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歡迎讀者隨時糾錯並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