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一輩相比,我們似乎豐衣足食,什麼都不缺,除了缺錢。
該有的東西,基本到了20-30歲左右,都會相對擁有,差距在於多少而已。
今年是鐵柱《化名,29歲》結婚的第六個年頭,老婆是相親認識的,婚後育有一對兒女,從旁人的角度,鐵柱很幸福,但冷暖自知,鐵柱似乎漸漸感覺日常生活失去了激情,變得平淡無奇,就連以前興致滿滿的性生活,也變得可有可無。
這不,鐵柱已經40多天沒有同房欲望了,讓他想起的是任務的意識,而非性慾的催化。
鐵嫂也是一個相對保守的人,在性生活上,習慣了鐵柱主動,他不言她不語。
就這樣慢慢降低了頻率。
於是,鐵柱問:『一個月沒有同房的想法,是不是真的性冷淡了?』
按父輩的觀念,鐵柱這個年紀正當時,不說夜夜笙歌,起碼是二話不說就開車的節奏,這讓他感到困惑。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節奏。
最近,西方社會的相關研究報告顯示,年輕人的結婚生子時間越來越靠後,連津津樂道的性生活頻率也逐步降低,進入所謂的『低欲望社會』,甚至是『無性症候群』。
眾所周知,美國人的性開放程度比較高,婚前性行為更是心照不宣的經歷,而且他們在預防性病和避孕,疾病治療等方面都提供了很大程度的普及,美國很多大學校園都有『炮友』文化,但盡管如此,他們的年輕人性生活頻率卻一直在降低,從2007年到2017年間,年輕人在最近一個月中的性生活比例降低了10%。
當數據出來的時候,多方都在猜測可能的結果,而在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婚姻與家庭期刊》的文章中,運用了長期調查的方式,來尋找其中原因,最終確定了從經濟狀況,心理狀況,日常行為變化,以及家庭生活狀況等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經濟上來講,全世界的年輕人都不好過,除非你含著金鑰匙出生。
當工作壓力大,社會節奏快,花銷趕不上收入時,年輕人便沒有心思要去約炮或者約會,而且收入低,經濟條件不佳的人,在婚戀的概念上是處於相對劣勢的。
心理狀況上,當代年輕人有更多的焦慮和抑鬱現象,對快節奏的社會生活,常常因為欲望與能力不相符而備感煩惱,焦躁的心理狀態下,性生活往往容易被忽略。
日常行為上,由於現代科技的發展,各種娛樂方式層出不窮,很多年輕人都沉迷於各類遊戲和手機APP,從這些誘惑中獲得的多巴胺不比性事少,越來越多的人便不想費太大的勁兒去尋找和討好異性朋友了。
家庭生活上,更多的是有孩子,或者和長輩住在一起,每天各種雞飛狗跳,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夠煩了,夫妻之間常常會生悶氣,哪有心思想著魚水之歡,能睡個安穩覺都謝天謝地了。
以上四個方面已經足夠解釋一個月沒同房的原因了,這並非是自己性冷淡,因為現實生活中,幾個月沒有同房的夫妻都有很多。
另外,性生活這種事情,越不做就越不想做,一做起來就停不下來。
如果一直都沒做,身體便不會有太多反應,漸漸地也就不往這方面想了。
雖然國際上的研究表明,成年人性生活的頻率大概是每周兩次為平均值,但實際生活中,這個頻率不固定,也不具備約束效果,過多或者過少,都有其合理的解釋,只要身體不出現疾病等問題的幹擾,都是可以被允許的,並不需要考慮性冷淡與否。
最後,溫馨提示:想做的時候就做,不想做的時候,不要勉強,每個健康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