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食、色,性也』,『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可以說,除了吃飯,人最大的本能欲望就是性了。
可是跟這世界上大多數動物比起來,人類的兩性行為卻非常怪誕,這是怎麼回事呢?
離群性交、一夫一妻、更年期、絕經期……這些看似反常的行為背後,可能恰恰是人類登上食物鏈頂端,統治地球的原因。
在『性趣揭秘』這本書裡,賈雷德·戴蒙德用他對人類性史的研究成果,解釋了人類的性行為是如何演變成現在的模式,讓我們了解人類獨特的性。
說起戴蒙德你肯定不陌生,他出版過『崩潰』『昨日之前的世界』等等書籍,這位享譽全球的學界大牛,要怎麼聊sex這個話題呢?
1.戴蒙德說:人是性生活方式最怪誕的動物
如果你家的狗狗可以說話,你問它對人的性生活有什麼看法,它的回答會讓你大吃一驚:『你們人類真奇怪,每個月不擇時日,想做就做,哪怕明知不會懷孕也需要性生活。
還有更奇怪的,你們為什麼不能像我們狗狗一樣,當著同類的面光明正大地交配,還要閉門造娃!』
確實,我們人類的行為跟其他動物不一樣,跟這個世界上其他3000萬種動物的標準比起來,實在是太反常了。
就算我們把范圍從3000萬縮小到4300種哺乳動物,人類的性行為還是很不尋常。
比方說,無論是獅子、狼還是黑猩猩,它們都會在其他同類面前交配。
另外,它們既不會成雙成對,也不會跟另一半一起照顧後代。
相反,很多哺乳動物的成年雄性和雌性往往都是單獨行動,隻有需要交配的時候才會聚在一起,雄性的精液是它們對後代和臨時配偶的唯一貢獻,除此之外,雄性對它們就沒有存在價值。
那我們的近親類人猿會不會我們總會一樣了呢?事實並非如此,人類跟猩猩之間的主要區別除了直立姿勢和大腦尺寸,還有性行為。
比如說,它們沒有固定的配偶,雄性也不會照顧後代。
大家都知道,直立行走和發達的大腦在人類演化的過程中幫了大忙,也讓我們成為了地球的主宰。
那我們怪異的行為又有什麼用呢?從進化的角度又怎麼解釋呢?
2.人類社會的一夫一妻制是為了保護下一代
雖然每對父母的具體情況都不一樣,但大部分爸爸都會參與養育孩子。
你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嗎?如果從人類的受孕過程來看,這個問題還真的非常復雜。
首先,在形成受精卵的時候,父母雙方的投入並不一樣。
雖然無論是卵子還是精子,都包含後代需要的一半染色體,但是跟精子比起來,身體制造出一個卵子需要用掉更多的資源。
另外,卵子裡還有胚胎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而精子只要有可以遊動的尾巴和足夠存活幾天所需的能量就可以了。
我們用數據說話,人類成熟的卵子體積是精子的100萬倍。
所以說,在創造一個新生兒這件事上,女人比男人投入得多。
這麼一來,在養孩子這件事情上,女人天生就比男人付出得多。
不僅如此,從進化上來說,如果雄性選擇跟配偶和後代生活在一起,實際上是犧牲了很多出去浪《制造後代》的機會。
雌性從懷孕開始到生產,以及完成生產後,都必須全心全意地照顧自己的孩子,懷孕帶來的生理影響和孩子的需求,母親沒得選,也逃不掉,但雄性就不一樣了,它們可以處處留情,讓不同的雌性懷孕。
現在,人類的雄性為了照顧一個後代,放棄了跟其他雌性交配的機會,那它把基因傳下去的幾率就大大減少了!
按照這個邏輯,雄性並不應該留下來撫養後代。
可話又說回來,所有動物都有一個共同目標,那就是傳宗接代,把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
要實現這個目標,父母雙方一起養孩子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養活一個頂十個。
這也就是我們人類社會的起源,男人和女人成雙成對一起生活,更有利於女性和兒女存活,這樣一來,我們熟悉的一夫一妻制也就誕生了。
傳宗接代促進了人類一夫一妻制的形成。
此外,人類性生活的時間和頻率也促進了一夫一妻制。
大多數動物隻有在特定時期《受孕時期》才會交配。
就拿狒狒來說,雌狒狒到了交配期,陰部就隆起,還變得紅通通的,身體還會散發出獨特的氣味,這些都是在給雄性發射信號。
但是,人類的女性就沒有受孕期這個限制,隨時都可以進行性行為。
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人類男性沒法依據動物的本能來判斷女性是否處於受孕期。
所以,針對女性這種隱蔽的排卵期,為了提高受孕幾率,人類隻能盡可能地進行造娃活動。
可是這種方式並不明智,為什麼呢?因為性活動太花精力、時間,甚至會帶來傷亡危險。
首先,對雄性來說,制造精子的代價很高昂。
科學家用蠕蟲做過一個實驗,基因突變之後的蠕蟲精子產量減少,它們的壽命就更長。
說白了,男人是在用生命生產精子。
其次,性生活還會占用寶貴的時間,對原始人類來說,這個時間完全可以用來找尋食物;
最後,享受魚水之歡的時候容易放鬆警惕,也是天敵或情敵發起偷襲的最好時機,所以說,雖然人類的性行為不像動物那樣有所限制,但為了更好的生存,人類也不敢隨心所欲。
反過來看,人類這種看似效率低下的行為也有它的好處。
比如,女性之所以會進化出隱蔽的排卵特征,可能就是為了有固定的伴侶,可以讓男性留在伴侶和子女身邊。
不難理解,父母雙方共同養育孩子,比一個人獨立承擔要容易得多。
即使在今天,單身母親養孩子還是非常辛苦,更不用說是采集狩獵的史前時代。
所以,人類慢慢地就越來越傾向於一夫一妻制。
3.雄性哺乳的非進化:男人也能給孩子喂奶
看到這裡,不知道你會不會覺得男女分工就該是這樣的,男人找吃的女人生孩子。
其實不然,就拿海馬來說,負責撫育後代的不是雌海馬而是雄海馬。
我們剛才說過,人類的性行為和身體也進化出了不可思議的特征,其中一點就是哺乳。
對於很多哺乳動物來說,就算沒有懷孕也可以分泌乳汁。
實際上,只要給乳頭持續的機械刺激,就能分泌奶水。
除此之外,人們還發現,就算女人不是自己生孩子,而是領養一個孩子,在領養前的一個月,如果每隔幾個小時就用吸奶器模仿嬰兒吃奶,就也能分泌乳汁。
在傳統社會,如果孕婦身體不好,不適合喂奶,她的母親,也就是孩子的外祖母,就會幫她完成喂奶這個任務。
更讓人驚訝的是,從生理機能上來說,其實男人也能哺乳!在各種激素的影響下,哺乳動物的性別特征到青春期才會逐漸明顯起來。
通過註射雌激素和黃體酮這兩種通常在女性懷孕時釋放的激素,就能刺激胸部發育和乳汁產生,這不僅僅對女人有效,男人也一樣能做到。
剛才這些發現都說明,在演化過程中,男性哺乳本來也可以成為一種常態,但是這種演化並沒有成為現實,為什麼?
事實上,在哺乳動物當中,隻有10%的物種需要來自父親的照顧,主要是獅子、狼、長臂猿、絨猴以及我們人類。
可能有的女性朋友會想,如果雄性也可以喂奶,對這些物種後代的生存,不是多了一層保障麼?
並不見得,喂奶並不是雄性動物最理想的貢獻。
就拿獅子來說,當自己的幼崽受到土狼或者其他獅子的威脅時,雄獅最有用的地方還是挺身而出嚇退敵人,總不能讓明明更能打的雄獅子在那兒喂奶,還在坐月子的母獅子出去幹仗吧?一樣的道理,人類的祖先也是一樣,男人應該出門巡視領地,而不是坐在家裡喂孩子。
4.更年期延長女性的壽命
除了哺乳以外,大自然還有一個神奇的創造——更年期,它讓女性不再產生卵子也無法生育。
跟其他動物相比,人類的更年期也很匪夷所思,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多數動物一輩子都保持著生育能力,包括人類男性。
而人類女性在40歲左右開始,生育能力就急劇衰減,再過10年基本上就會徹底喪失生育能力。
如果說自然選擇是為了篩選一個物種的基因,提高它們生存的機會,那為什麼會有讓雌性不再生育後代的基因呢?這不是矛盾嗎?
其實,更年期也有它存在的道理。
要說我們人跟猿猴有什麼區別,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更年期。
就算是在動物園裡有人照顧的猿猴,也很少能活過60歲。
而人類之所以比它們更長壽,可能還要感謝更年期幫我們保持身體健康。
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的身體和器官,就像汽車一樣,需要保養和維修,汽車保養要花錢,保養身體同樣需要耗費資源,所以,人在上了年紀之後,把生育後代消耗的能量用在修復身體上,也就延長了我們身體的使用期限。
實際上,生育能力和健康之間的關系是壽命的一種指標,不同物種的情況各不相同。
比如說雌性老鼠從幾個月大的時候開始,每兩個月就能生5隻幼崽,而不管身體有沒有恢復,你知道老鼠為什麼那麼猖獗吧?
1隻老鼠每隔一個月就下5隻崽子,那這5隻老鼠裡如果有2隻都是母的,它們也每兩個月下5隻,想想有雞皮疙瘩一身,這繁殖能力完全是指數增長!但是,造物主還是有點公平的,老鼠生得多,壽命就很短。
研究發現,即便是生活條件相對比較好的實驗室老鼠,也隻能活2年左右。
相比之下,人類活到100歲也不是什麼遙不可及的夢想。
因為對於類似老鼠的物種來說,繁殖,的確比身體健康要重要得多,畢竟它們很容易死於非命,隻有抓緊時間才能在死前繁衍後代。
所以說,人類女性有更年期,完全是造物主的厚愛,有效調節生育損耗與生存期限。
另外,更年期能夠降低女性以及她們潛在後代的健康風險。
因為隨著女性年齡增長,產婦死亡率和胎兒畸形的比例都會增加,簡單點說,就是年齡越大,女人生孩子風險越高,生下來的畸形胎兒比例也比較大。
除此之外,還有,如果少生孩子,女性就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養育孩子甚至是孫輩,從而提升後代的成活率。
正因為能夠延長人類的壽命,更年期在人類社會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史前社會。
比如公元前3300年,在美索不達米亞的文字誕生之前,老人家是掌握珍貴信息和生活經驗的百科全書。
在更年期的幫助下,這些人才能長命百歲,從而讓知識代代相傳。
總之,性不僅僅是為了傳宗接代或是消遣娛樂,它其實包括了各種行為,它們有些由基因決定,另一些可能來自看似違反進化的奇怪選擇。
通過研究人的性行為,我們能對人類的演化過程和社會發展有更深入的了解。
編輯|涼三
路上讀書:全球名校博士30分鐘精讀一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