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5年亨利五世第一次見到大炮時,誕生了一個很傻很天真的想法,他居然認為大炮要比長弓手省錢的多,他說了一句讓後世笑掉大牙的話:『一個弓手需要多少個《金幣》?我還需要他們幹嘛?這些家夥只要付一次錢就夠了』。
武器發展史很快證明他錯得厲害,火炮很快就成了吞吐金幣的巨獸,讓巨龍都甘拜下風。
亨利五世說這話的前提是當時的火炮發射速度很慢,在十五世紀初有一個炮手一個人一天之內讓自己的火炮發射了三次,結果被周圍的人看作是魔鬼附身,要自費到耶路撒冷朝聖洗罪。
亨利五世的炮兵隊伍有足足七十五人,也才做到了一天三次開火,因此亨利五世覺得可以接受。
但到了1453年砸場子的家夥出現了,那就是著名的烏爾班大炮。
它在轟擊君士坦丁堡城墻時用去足足5萬5,000磅火藥,按照當時的火藥價值計算價值一萬金埃居,差不多等於英國王室收入的三分之一。
到15世紀末火炮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達伽馬戰船上的火炮已經可以在一小時內發射20次,相對於15世紀的前輩來說進步巨大。
打炮雖然花費不少,但物有所值,近代歐洲火炮最重要的轟擊目標就是各種城堡和戰船。
百年戰爭最後階段,法國人用火炮砸掉了英國人足足70個要塞,建造這些要塞一座就花費了英國王室上千英鎊,最值錢的城堡甚至花掉了上萬英鎊,和城堡、城市比起來,大炮和炮彈的花費比較劃算,就連烏爾班大炮也是盈利利器,它拿下的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帝國稱作『黃金池塘』。
在十五世紀末的戰爭中,火炮砸出去的炮彈數量也不多,法軍遠征意大利一共才用掉了一萬多發金屬炮彈,用了300多發炮彈就拿下了沃諾城堡,法軍攻克了亞平寧眾多城堡,取得了海量戰利品,掀起了歐洲棱堡和大炮軍事競賽的序幕。
和陸地作戰相比,海上打炮的盈利空間更大。
葡萄牙人、荷蘭人、英國人都用海上打炮的方式建立了海上帝國,荷蘭人甚至完成過一次搶劫搶回三分之二政府開支的壯舉,有更大的火炮才能更好的打炮,才能擊敗敵人,才能為所欲為發財,這成了大航海時代的主旋律。
火炮技術發展需要海量資金投入,但西方人找到了盈利空間,持續砸錢長達數百年。
明清時期的中國卻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明清時期的中國軍隊始終不能用火炮盈利。
明清軍隊最大的陸上敵人是北方遊牧民族,他們可沒有堅固的城市和要塞,他們的建築內也沒有海量的金錢,明清軍隊的火炮陸戰最大需求就是盡可能多的發射霰彈,用海量彈丸壓制遊牧騎兵的沖鋒。
這是明清軍隊的一致追求,戚繼光在北方建立了一次可以射出50萬發彈丸的車營部隊,清軍遠征準噶爾也以子母炮為主要主要殺傷手段。
明清時期的中國海上力量缺乏等緯度遠航技術,隻能沿著海岸線前進,這也讓中國沒有擴展到新大陸的技術能力。
明清時期的中國主流海上力量退化了海岸線武裝《鄭家等屬於非主流》,自然沒有加快火炮發展的動力。
火炮等武器的發展是費錢,但找到了盈利渠道那就不是問題,很遺憾中國沒有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