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赫爾鬆和紮波羅熱防禦能力,俄軍開始將大批預制鋼筋混凝土碉堡運輸到烏克蘭。
這就是要搞囚籠戰術了。
因為,在赫爾鬆和紮波羅熱俄軍數量很少,決不能分散部署。
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控制主要交通樞紐和重要鐵路線。
在這種戰術要點部署炮兵力量,在外圍則部署防禦陣地和各種碉堡。
其實就是依托戰術要點工事,扼守重要交通線和鐵路。
以各個炮兵陣地殺傷敢於反攻的烏軍。
這種碉堡一旦部署,就會在四周構造戰壕和射擊位置,同時在碉堡周圍堆滿沙包和掩護的樹枝樹葉。
這些碉堡就是一個個觸角一旦發現烏軍,後方縱深位置俄軍炮兵就可以精確打擊敢於反擊的烏軍。
這種碉堡堆滿沙袋以後,普通的無人機根本打不動。
炮兵打擊又很難發現目標,以及精確打擊這樣小的目標。
使用昂貴的精確制導炮彈打,又不是很合算。
彈簧刀巡飛彈也很難打擊這種碉堡,首先是威力不至於摧毀鋼筋混凝土工事,其次是也飛不進去那麼小的射擊孔。
使用反坦克炮等武器近距離直射確實可以,但是,俄軍縱深炮兵群也不是吃幹飯的。
俄軍以10倍優勢炮兵力量,一旦進入碉堡防禦戰術,烏軍再想反攻就非常困難了。
烏軍確實可以出動反坦克小分隊執行打炮樓打碉堡戰術。
但是,反坦克導彈小組要想發動攻擊行動,也非常危險。
畢竟,俄軍無人機,偵察兵,特種部隊和地雷陣,以及反擊炮火那絕對不是開玩笑的。
烏軍反坦克小分隊很可能都會有去無回。
俄羅斯就是要打持久戰了,俄軍兵力太少根本無力打進敖德薩,現在就是要保住赫爾鬆和紮波羅熱等已經控制的區域。
以小型戰役集群配合築壘地域實施拒止作戰。
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以後,美國作為勝利者乘勝追擊,在歐洲、中東、中亞、南亞、非洲等地區不斷地攻城拔寨,擴大勝利果實。
從1992年的海灣戰爭開始,到肢解南聯盟,再到入侵阿富汗與伊拉克,以及最近幾年的中東和中亞地區『顏色革命』,基本上把原來和蘇聯爭奪的『中間地帶』全部變成了自己的地盤。
現在,美國開始支持烏克蘭爭奪烏克蘭,這就是俄羅斯最後的底線了。
無論是閃電戰,還是持久戰俄羅斯都不會輕易放棄。
同時烏克蘭是最合適的戰場,首先烏克蘭是俄軍後勤補給線最短的戰場,最適合俄軍發揮。
無論俄軍打好打壞,俄軍都有把握掌控戰場。
其次就是,俄羅斯也要看看歐洲可以堅持幾個冬天。
普京在十多年前就已經敏銳的預感到俄羅斯和美西方之間的矛盾會進一步激化,早就為這場戰爭做準備了。
普京現在手握糧食,能源,完整的軍工產業鏈和幾個靠得住的夥伴。
可以說,普京比較好的完成了俄羅斯經濟結構的調整,可以有效抵禦長期戰爭和經濟制裁的沖擊。
戰爭的消耗是雙方的,這就要看誰更能消耗得起。
這一比,烏克蘭顯然在下風。
戰場在烏境內,工農業生產,國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的是烏方。
同時,西方又需要俄羅斯的礦產資源和糧食。
持久戰的時間效應將日益顯露。
隨著持久戰的延長,戰爭的輻射將涉及到世界的方方面面,引起各地區各方面的矛盾激化轉化和暗流湧動。
尤其對西方世界,特別是歐洲的社會穩定,政治生態,投資環境,貿易往來,生產發展,生活保障等等帶來極大的影響。
只要俄軍有生力量損失可以控制在一定可以接受的程度,只要俄軍掌控著制空權。
俄羅斯就具備打一場持久戰的實力。
現在部署碉堡這隻是持久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