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學家:美國人的性生活頻率下降|揭示婚姻與性生活的關系。

美國心理學家團隊:性生活頻率與年代的變化關系

美國聖迭戈州立大學《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佛羅裡達大西洋大學《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和威得恩大學( Widener University )的心理學家Jean M. Twenge、Ryne A. Sherman和Brooke E. Wells在一項心理學研究中統計:在最近25年中,美國人的性生活頻率呈現出下降趨勢;平均而言,相較於25年前,美國人每年的性生活次數下降了9次[1]

具體變化規律如下圖所示。

在最近25年中,美國人的性生活頻率呈現出下降趨勢

圖中顯示了從1989年到2014年期間,美國成年人年均性生活次數隨時間的變化規律,整體而言,呈現出了下降趨勢;在1995年時,性生活年平均次數為65次,為近25年來的最高值,2014年的年平均次數為53次,比1995年減少了12次[1]。

美國心理學家:美國人的性生活頻率下降|揭示婚姻與性生活的關系。

文獻題目及摘要截圖

研究人員在這些研究中共計統計了56859人的數據,由於研究樣本較為龐大,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美國成年人在近25年中的普遍現象。

正因為如此,該研究成果自2017年發表在權威期刊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以來,被引用次數達到了103次,為後來的研究提供了參考。

文獻題目及摘要截圖如上圖所示。

研究方法:統計五萬餘研究對象性生活頻率的數據

為了研究性生活頻率和年代的變化關系,心理學家Jean M. Twenge、Ryne A. Sherman和Brooke E. Wells從1989年到2014年的GSS數據庫中調取了56859人關於親密關系、性生活等的心理測試和原始數據,其中能提供完整、有效信息共計26620人,通過分析總結後發現,在25年間,美國人的性生活頻率呈現出下降趨勢。

數據統計結果

研究人員采集的有關研究對象性生活頻率的主要數據是來自研究對象自我評估在過去的12個月中性生活的次數。

並對研究對象的年齡、婚姻狀況、人種、孩子狀況《個數、年齡》、工作狀況等因素進行了詳細統計。

《數據統計結果如上表所示》

原因分析:為什麼性生活頻率會下降?

在通過分析數據後,研究人員總結出了導致美國人近25年性生活頻率呈現下降趨勢的原因。

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1]:

  1. 沒有固定婚姻關系的人口比例在增加;
  2. 穩定婚姻關系中伴侶間的性生活頻率降低。

結果分析如下圖所示。

原因分析:為什麼性生活頻率會下降?

圖中黑色曲線代表沒有固定婚姻的人口中性生活頻率隨時間的變化關系,灰色曲線代表有穩定婚姻關系的人口中性生活頻率隨時間的變化關系。

由圖可見:

  • 擁有固定婚姻的人,隨著婚姻關系持續,性生活頻率整體呈現出下降趨勢;
  • 沒有固定婚姻的人,性生活頻率與時間的關系並不具有明顯的規律性;
  • 整體而言,擁有穩定婚姻的人比沒有固定婚姻關系的人的性生活頻率高。

也就是說,雖然穩定婚姻中夫妻間的性生活頻率隨婚姻時間延續呈現下降趨勢,但相比沒有固定婚姻的人而言,穩定婚姻對性生活有促進作用[1]。

婚姻與性生活的關系分析:穩定的婚姻對性生活有促進作用

為了深入分析婚姻與性生活的關系,研究人員分析了穩定婚姻與性生活之間的相關性。

結果如下圖所示。

穩定的婚姻對性生活有促進作用

圖中橫坐標表示年代,縱坐標表示婚姻《有無穩定婚姻》與性生活之間的相關性。

相關性為正值,表明正相關,說明有穩定婚姻的人性生活頻率高;負相關性表明無穩定婚姻關系的人性生活頻率低。

圖中結果是研究人員排除了年齡影響後得到的相關性數據,可見在不同時間下,穩定婚姻關系與性生活頻率都呈現出了正相關性《相關性大於0》。

因此,穩定婚姻關系對性生活有促進作用。

同輩效應:同輩人中往往體現出相似規律

Jean M. Twenge、Ryne A. Sherman和Brooke E. Wells指出,他們通過統計發現的這個規律實際上符合『同輩效應』《cohort effect》。

分析結果如下圖所示。

性生活頻率的同輩效應

圖中縱坐標表示性生活年平均次數,橫坐標表示從1900年到1996年,近100年間同輩人《每10年劃分為一輩》。

由此可見,每一輩人所呈現出相似的大規律,而不同輩的人之間規律不同。

這種規律在圖中直觀反應為『一陣一陣』的。

Jean M. Twenge、Ryne A. Sherman和Brooke E. Wells認為,導致1989-2014年出現性生活下降趨勢的同輩效應主要原因還是上文提到的擁有不穩定婚姻關系的比例在上升[1]。

備註:同輩效應是指,同齡人群體因生活在類似的社會文化環境中,經歷類似的歷史事件而對群體成員發展產生的影響。

同年出生的人,其基本背景相同或非常相似,包括營養、受教育水平、大眾媒體的影響、科學技術對其生活方式和生活風格的改變都很相似,因而具有某些一致的認知。

不同同輩之間,其背景狀況及經歷不同,在認知上表現出差異。

總結與反思:美國的數據結果是否符合其他國家?

本文參考的文獻是由心理學家從美國的人口數據中得到的規律,正如上文提到的同輩效應是具有年代因素、文化、社會背景,因此大規律不一定符合其他國家的情況。

但文中分析的原因卻具有普世價值,雖然在穩定婚姻中,夫妻會隨著婚姻持續而激情下降,性生活頻率降低,但依舊比無婚姻關系的人擁有更多的性生活,穩定的婚姻能夠促進性生活。

參考文獻

[1] Twenge,J. M.,Sherman,R. A.,& Wells,B. E. (2017). Declines in Sexual Frequency among American Adults,1989–2014.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46(8),2389–2401. doi:10.1007/s10508-017-0953-1

『心理學簡報』獨家原創|禁止轉載

文章版權歸『心理學簡報』所有

原創作者|『心理學簡報』核心主創團隊

『心理學簡報』核心主創團隊

關注@心理學簡報每天獲取心理學領域的前沿資訊和科研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