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性冷漠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體會?

朋友經常跟你吐槽工作、抱怨同事,突然有一天你不想聽了,甚至有些不耐煩。

每次給家裡打電話,都要聽父母嘮叨家裡長家裡短,一開始你還能用心附和,後面卻會疲於應付。

面對經常一起開茶話會的夥伴們,你突然不想參與話題討論了,不想理人。

這些在日常中不經意湧現的感受,讓人對自己感到陌生和困惑,過後回憶更是覺得內疚和自責,漸而產生自我懷疑。

其實,這種行為在心理學上叫做『間歇性冷漠』。

在與人相處中,我們都會經常接收到家人、朋友甚至是同事的情感宣泄或抱怨。

當我們過多地吸收這些負面情緒時,會自然而然地出現厭煩、不耐、冷漠等情緒行為。

間歇性冷漠,是共情疲勞的表現

來訪者周周,就有過這樣的經歷。

周周是剛在職場上摸索兩年的新人,性格溫和細膩,共情力強,在人際交往中擅長捕捉對方的情緒並給予回應,所以平時人緣不錯,工作生活如魚得水。

也正因如此,周周成為了公司多個同事『談心』的對象。

同事們每天上班間隙都會跟她吐槽工作、抱怨個別同事或領導,偶爾還會談及家庭生活的槽點。

甚至,在下班後的深夜還會收到同事『傾訴心聲』的微信。

一開始,周周會耐心傾聽、細細分析並安慰她們。

這樣的情況頻繁出現後,周周卻突然感到有心無力,甚至覺得不耐煩:

『那天,要好的同事又跟我吐槽領導陰晴不定,我突然就不想理了,發了個表情包應付』

『還有一次,另一個同事在吃飯的時候頻繁談某個項目對接困難,我脫口反駁她與其抱怨不如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最後那頓飯隻能尷尬收場』

『每次過後我都很後悔,不知道自己怎麼變得這麼冷漠麻木,但重溫一遍現場我還是會感到不耐煩』

其實,當我們對身邊的人或事過度共情時,會感到心累、壓抑或不耐煩,這時身體會啟動一種『冷漠』的行為機制,也就是『間歇性冷漠』的體現。

間歇性冷漠是『共情疲勞』的典型表現。

當一個人長期暴露在共情壓力下,身體和情感都會感到疲憊,從而拒絕來自外界情緒的幹擾。

正如周周一樣,在過多的接搭察收來自同事們的負面情緒後,共情疲勞以致於不自覺地呈現出『冷漠』的行為態度。

過度共情,會承擔更多情緒風險

我們總是認為,共情力強的人,可以當救贖別人的光,但往往會不自覺把自己也推進情緒深淵。

據周周回憶,在她接收的負面情緒越來越多後,工作狀態和個人情緒也逐漸受到了影響。

『一開始我隻是擔任幫助別人排解抱怨的角色,可慢慢地,我也開始對領導和同事有所不滿,甚至產生怨懟』

『而且,有時我還會把個人情緒帶到工作上,導致經手工作頻繁出現問題,被絕薯通報批評』

所以,在人際相處中學會『間歇性冷漠』是有必要的。

首先,間歇性冷漠不是無情。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冷漠』這個詞有一定的誤解,認為『冷漠』不利於維知宏茄持人際關系,為人顯得自私無情。

事實上,間歇性冷漠不是忽冷忽熱,也不是完全切斷跟別人的情感聯結,而是在適當的時候從一段關系中逃離出來『休息一下』。

比如,當我們在外界傳達的抱怨、生氣、暴躁等情緒中反復橫跳時,可以選擇暫時抽離出來,給情緒放個假,好好消化負面情緒後,再以較好的狀態進入這段關系中。

著名心理學家Albers曾說,間歇性冷漠是我們內心的一種防禦機制,它的出現是提醒我們該把關心的對象轉回到自己身上來了。

所以,不要被間歇性冷漠嚇到,也不要自責內疚,它的出現隻是提醒我們:情緒要休息了。

其次,間歇性冷漠能讓人維持舒服的社交空間。

在日常社交下,我們往往因為共情疲勞而出現社交疲乏,急匆匆地想從某一段關系中退出,但總是被未斷的情誼和未妥善處理的情緒所『綁架』。

而間歇性冷漠,可以讓我們適當地『鬆綁』緊繃的情緒,同時依舊保留彼此的情感聯結。

在『鬆綁』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及時消化過度接收的負面情緒,給自己充電,同時也向外界釋放『暫緩』的信號,樹立了個人社交的邊界。

這既維持了舒服的社交空間,減少不必要的情感消耗,也能保持與人交往的能力,避免吃力不討好。

間歇性冷漠,是為了更好地出發

那麼,我們怎麼在人際關系中正確做到『間歇性冷漠』呢?

這裡有三點建議:

認可共情疲勞,允許間歇性冷漠

想要正確學會『間歇性冷漠』,最重要的是要認可自己情緒的合理性。

當我們出現間歇性冷漠時,僅意味著我們暫時沒有精力和情感資源去面對新的幹擾情緒,想暫時得到情緒上的休息,而不是想負面處理一段社交關系。

這就像心理學上接納承諾療法《ACT》中的解離技巧:

當我們暫時沒有辦法處理一些情緒、想法、感受,嘗試後退一步和它們保持距離而非與之糾纏,這樣可以幫助自己獲得平靜的狀態。

所以,不要為間歇性冷漠的出現感到困擾,它的出現能讓你卸下情緒的疲憊,重拾片刻以待更好地出發。

設定情緒接收額度,維護個人邊界

一個人的共情力和體力一樣,都有一定的上限。

一旦我們接收外界的幹擾情緒超過上限值,就會出現共情疲勞,繼而情緒倦怠。

就像有人明明平時性情溫和,卻在某一時刻出現較為偏激的情緒表達。

所以,為自己設定一個『情緒接收額度』,維護個人邊界顯得格外重要。

當接收外界的幹擾情緒已經超出自己能接受的額度,可以選擇『擺爛式共情』,及時從別人的情緒中撤離出來,避免過度消耗自己。

比如,對方在不斷地傾訴苦惱和憤怒時,可以嘗試使用『是嗎』『確實』『我也這麼覺得』等回應詞。

這樣一來,既可以避免自己情緒疲勞,也可以讓對方順利傾訴完畢,雙方都比較滿意。

3. 適當屏蔽過量信息,學會自我療愈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接觸更多的情感故事,無形中也承擔了更多的情緒風險。

除了身邊的朋友同事,網絡、新聞、社交媒體等也在不斷地傳達各類情緒。

這時,我們可以盡量屏蔽可能會對自己造成負擔的幹擾項。

比如,有意減少自己刷手機的頻率,避免涉獵過多的負面消息,從而造成情緒負擔。

而在遠離社交媒體的時間裡,我們還可以多看看書,多思考一些情緒背後需要解決的人生課題,學會自我療愈。

小艾說:

間歇性冷漠不是一種自私,反而是一種真誠。

學會『間歇性冷漠』的人,不僅能在別人有需要的時候細細陪伴,也能在情緒疲憊的時候坦然允許自己停下來,休息片刻。

一個人最舒服的社交方式,就是對自己的情緒負責,不讓外界的情緒填滿自己的內心。

隻有懂得呵護自己的感受,好好關注自己,方能更好地接納外界的人來人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