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日為什麼不能同房,倒陽禁慾的習俗與來歷?

在古代因為民間說法端午節又被稱為『五毒日』,這一天,人們會通過各種方式驅趕五毒,五毒即為蛇、蜈蚣、蠍子、壁虎、癩蛤燃毀蟆。

在五毒日這天有許多禁忌,其中有一項,是在五毒日不能同房,為什麼?下面將進行一番解答。

五毒日為什麼不能同房
據說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天,陰陽之氣互相爭鬥,陰勝陽,鬼魅、邪祟、瘟疫、毒氣並出,猖獗一時,此時同房是危險的,或說是『倒陽』,或說是『中毒』,所以要禁忌同房。

不過有說法,五毒日屬九毒日中一天,九毒日分別為農歷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為五月的九毒日,嚴格意義上說,九毒日九日都要禁慾。

五毒日的習俗
一、佩戴避邪植物。

起初是插菖蒲、艾虎。

民間多自采自用,城裡則有人沿街叫賣菖蒲、艾草。

後來增加了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合稱天中五端,可與五毒相克。

二、端午節賣五虎花,佩掛護身靈物。

這些飾物,又稱香包,有些地區用雄黃酒在小孩額上畫王字,取避邪之意。

有些地方還專門縫制五毒衣、五毒背心,讓小孩子穿上護身。

此外,禦升還有貼永安符,舉行鐘馗賽會。

有關民間防五毒剪紙也有不少,如倒災葫蘆、艾虎菖蒲劍葫蘆、老虎鎮五毒等。

三、遊天壇風俗。

這主要流行於舊北京地區。

此外還舉行石榴花會。

五毒日的來歷
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皮拆備,五日是惡日,相傳是這天奸佞當道,五毒並出。

據《禮記》記載,端午源自於周代的蓄蘭沐浴。

《呂氏春秋》中則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

認為五月初五是死亡之日的說法很多,還有俗語說五月初五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宋徽宗趙佶生於五月初五,更是從小被寄養宮外。

由此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是惡日,是普遍現象,從先秦之後,此日均為不吉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