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人類是由精子和卵子結合誕生的,可是你知道看似簡單的精卵結合,背後蘊藏著怎樣的艱辛嗎?從精子到胎兒,這一神奇而偉大的過程,又是如何完成的呢?
曾經有這樣一句話很是流行:『每個人都是優秀的,因為你在出生前,就已經跑贏了2億5000萬個兄弟姐妹』這2.5億個精子,極有可能一枚都無法和卵子結合,在極幸運的情況下才會有一個精子成功。
而要想成功,精子首先就得攻克三道『難關』。
首先,是酸堿性難題。
我們都知道,精子在弱堿的環境中更容易生存,而健康女性陰道的pH值往往在3.8~4.2之間。
這也就意味著,大多數精子在進入後沒多久,就死去了,即使是有少數留存的,往往也挺不到最後。
當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女性每個月都會有的『排卵期』。
在此期間女性受雌性激素影響,會分泌出含有葡萄糖以及其他營養物質的宮頸粘液,這能夠大大提高精子的存活率。
可即使是過了第一關,還有第二關『無盡迷宮』在等著。
當精子順利來到子宮頸面前時,會發現眼前處處都是死胡同,在諸多『出口』裡,隻有通向輸卵管的才是正確的。
至於選擇其它『出口』的,最終都會死去。
不過那些精子大多數等不到這個時候,因為女性體內本身有免疫體統派出的『捕獵者』。
遭到排斥的精子大多數都被白細胞吞噬消滅了,能夠活下來的寥寥無幾,一般隻有十幾二十個。
等到此時,最後的『難關』便出現了,那就是該如何與成熟的卵子結合,進入輸卵管的精子往往隻有一個能與卵子結合。
為了超越同伴,精子往往後爭前搶後的沖破包裹在卵子外面的放射冠與透明袋。
一旦有精子成功突圍,與卵子順利結合,那麼卵子的大門就會立刻關上,形成堅硬的『壁壘』。
壁壘外面的精子,頃刻間都淪為淘汰者,唯有勝利者與卵子,共同踏入新的旅程。
精卵結合8天左右,最初的胚胎形成了,它會『著陸』在子宮壁上,逐步開始發育。
最先開始發育的就是大腦,那是一片像核桃仁的灰色雛形。
當然了,胚胎大腦的發育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從有大腦原始形存在,到出現輪廓、皮質的層次結構基本定型,至少要6個月左右的時間,後面再逐漸成熟。
精卵結合第18天左右,胚胎的心臟也開始發育跳動。
這是很關鍵的一個時期,如果能成功,生命大概率能順利孕育。
等到4周左右,被羊水所包裹的胎兒將逐漸生長出脊背和四肢,再過1~2周,孩子的臉部也有了雛形,鼻子嘴巴的輪廓形成了。
在胚胎發育6~7周的時候,逐步形成的胎盤,開始給胎兒提供氧氣與營養物質,幫助胎兒排除廢氣。
第8周的時候,胎兒的整體外形已經有了初步輪廓,再發育兩周,身體外形就已經非常清晰了,甚至連眼瞼都已經出現。
隻不過這時候,胎兒的眼瞼是無法閉合的。
這一時期,胎兒對外界基本沒有感應,直到第18周開始,胎兒才會出現聽覺,再過一周,母親就能感受到孩子的『胎動』了。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極其神奇的『共鳴』,令人充滿喜悅。
在此之後的數周裡,孩子會先後出現毛發、味覺、呼吸,甚至還可以在媽媽的肚子裡翻跟頭,『攪弄風雨』。
當第26周的時候,孩子會睜開眼睛,並且逐漸熟悉外部的聲音,形成獨屬於自己的記憶。
28周的時候,孩子已經開始短暫的睡眠了,運動頻率也會加快。
不過隨著身體日益長大,孩子的翻滾也愈發困難,最終胎位會基本保持不變。
一般來說,從第36周開始,孩子就是頭朝下,準備降生了。
從一個小小的精子與卵子,最終竟能生長出一個孩子,這不得不讓我們感慨生命的神奇與母親的偉大。
除了精子外,精卵結合對卵子來說,同樣不容易。
因為卵子在離開卵巢後,生命往往隻有1~2天,其中第15~18個小時是最容易與精子結合的,錯過了便會很困難。
原本人們對這一演變,其實是不那麼了解的,直到上世紀80年代,美國攝影師尼爾森利用各種當時的技術,拍了一組圖。
人們這才知曉,原來生命的誕生與演變竟然如此神奇。
到了今天,科學愈發進步,人們對生命誕生與演變的研究自然也愈發深刻。
不過不管是看多少次,這個過程都同樣讓我們感到贊嘆與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