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摸北京] 四合院『入門』。

  四合院不隻是幾間房子。

它是中國古人倫理、道德觀念的集合體,藝術、美學思想的凝固物,是中華文化的立體結晶。

不是砌幾堵墻蓋上個頂,就叫四合院。

四合院是磚瓦石當作筆墨紙,記載了中國人傳統的家族觀念和生活方式。

不要說整個宅院,就那個大門口便有不少講究。

要進院子先得入門,四合院好比一本大書,這大門就是封面。

人們見到一本書,都先看封面。

了解一下它是誰寫的,什麼內容?四合院也一樣,生人到此,在門前一站,上下左右一瞧,對這家主人就能知道個大概齊,是官宦還是商民?若是官員又是什麼品級?是否王公貴族?有什麼爵位?受什麼封賞?從這大門上都能找到記號,看到標志。

如果要進去拜訪,知道這些就不致失禮漏怯。

從這也看出中國人對大門的重視。

要不怎麼說親講究『門當戶對』、交友要問『門第如何』呢!人們還把『奇怪』叫『邪門兒』;『沒有希望』叫作『門兒都沒有』;老年間要是就有電視劇,那劇名絕對不會叫『愛你沒商量』。

八成得叫:『愛你認準了這一門兒』。

要說整個的四合院太費工夫,我也沒那麼大學問。

對四合院的研究我還剛『入門兒。

所以湊合著能介紹一下這『門兒』。

要想把大門看清楚,得先把它關上。

咱們站在大門之前,臺階之下,從上往下看。

北京的四合院,大多是明清建築。

多數建的是『屋宇式』正門。

這種門實際是一排房子,中間開個過道。

這一排是幾間?房頂用的什麼瓦?門上釘多少釘?卻處處有講究,事事有學問。

在有皇上的時代,這些居然連皇帝都過問,並降旨實為制度。

不守制度就叫『逾制』,逾制皇上是要治罪的。

這一套本是漢族統治者興起來的,滿洲皇帝入關後在這一點上則全盤漢化了。

滿洲八旗入關前本來是不住四合院的。

民居多是『三面籬笆一面房,南北大炕生火墻』。

冬天室內外溫差大,窗紙糊在屋內便會被水氣漚爛,屋架不高,在房梁拴根繩,吊起個籃子就可作小孩的睡床。

因而『東北三大怪』中有兩怪是『窗戶紙糊在外,養活孩子吊起來』。

但在沈陽故宮卻可看到,入關前皇帝的住房已開始受四合院的影響了。

所以進關後全盤接受四合院建築規制絕非偶然,順治九年皇帝便命政府對四合院建築的使用作了新的規定。

按這個規定,親王府正門是一溜七間。

其中有三間開門,上蓋用綠琉璃瓦,每門金釘六十有三。

世子府減親王七分之二,也就是五間。

到貝勒就隻能是正門三間。

啟門一間了。

這幾間門房上邊用大屋脊,設吻,脊上有仙人走獸《就是房頂四角上那一溜小人小獸,建築業的行話管那叫『走投無路』!因為最前邊騎鳳鳥的仙人位置在房頂的四角尖上,前邊就是空中,沒一點前進餘地了。

[撫摸北京] 四合院『入門』。

  這是王府,貝勒貝子府的規制。

普通百姓,一般官家沒這份威風。

大門用房別說七開間、五開間,連三開間也不允許。

歸裡包堆隻準用一間房。

更沒資格用琉璃瓦。

不過不用擔心,以為這麼一來其他那些大門口就沒了講究缺少看頭。

不,這些四合院才是大多數。

既有官民也有民宅。

中國人是不會不想辦法在劃定的跑道中跑出花樣來的。

官有大小,就要表示出不同的等級,民分貧富,也得區別出不同身份。

這就創造出了四合院中使用最為廣泛、變化最為多樣的『廣亮大門』。

一開間的面積,若直不籠統就在中間開個門,那不僅沒看頭,許多象征性的裝飾也無法安排。

建築師們就從門兩邊想辦法。

既然是一開間,兩側最邊上必定是山墻。

就叫這兩座山墻向外擴張,伸出兩根柱子樣的墻腿來像兩邊的鏡框,正面的墻體縮在後邊就像是鏡面。

制度隻規定一開間的寬度,可沒限制深度。

那就在前後方打主意,門框立在屋子中線脊檁之下。

門外有足夠『餘地』。

再把地基墊高,使整個大門的地面高出門前街道。

大門與街道之間,用層次鮮明、等級繁復的石頭臺階聯系起來。

裡邊人出來在門口一站,有居高臨下之勢,外來人要進門,有步步登高之感。

這一來就透著點高貴、威嚴。

但是,光這還不夠。

還不知道這宅門裡是當官家的還是民戶。

為此在大門以上,頂瓦之下跟房簷挨有兩件裝飾物叫作『雀替』和『三幅雲』。

這兩件東西本是本結構的部件之一,中國建築家巧妙地把它變化成了房屋的肩章和軍銜。

只要看一眼有它沒有,就知道是不是官家。

如果有,再看一看顏色花樣,便分出是幾品幾級了。

而這兩樣裝飾物之下,緊挨著就是叫作走馬板的地方。

那地方恰好是一塊橫寬豎短的長方形空地,就給掛匾創造了條件。

要是狀元府,就掛一塊『狀元及第』的四字匾。

若是進士出身就掛上『進士第』三字額。

即使是舉人出身也可以懸上『文魁』兩個大字。

做過外任地方官少不了當地紳商送的『愛民如子』『清廉方正』等頌德匾,這些就分懸在正匾的左右。

如果沒有雀替、三幅雲,不用說那是民家。

對民家來說這走馬板所掛的匾額就更為重要。

我上小學時和同學打鬧,從課桌上掉下來摔壞了臂骨。

家人帶我到一位著名的正骨大夫家診治。

進了那條胡同,家家都是大宅門。

正不知如何打聽正骨大夫住的是哪一號,我有位舅舅有學問,就挨門看匾。

寫『熱心教育』的是位某學校校董,寫『陶朱遺風』的是綢緞莊東家,直到找著寫『妙手回春』、『是乃仁術』他才大膽地去敲門。

果然就是醫生的住所。

也有沒匾額的,沒關系,人們不會叫那塊走馬板白閑著,畫兒幅彩繪一樣能透出富貴吉祥氣氛。

再往下這才是安門框的地方。

七開間者啟五門,五開間的中間三間開門,這都既好辦也好看。

較難辦的是一開間。

若整面墻全敞開就安兩扇門,空空蕩蕩一覽無餘,未免粗俗簡陋。

中國人不會露這個空子的。

辦法是隻在中心留個門口,門口高低寬窄以可以使轎車通行為度。

多餘的部分,門口上下左右全用木板鑲嵌填補起來。

上邊那塊是走馬板,剛才說了正好掛匾額。

左右則做成邊框,既可以漆成朱紅、墨綠等色,也可以在框心畫畫,成為門口裝飾的一部分。

而下邊則是一塊可裝可卸的高門坎,在車通行時把它拔出來,車過後再把它鑲上。

而中心才是釘了木釘的兩扇大門。

大門既要安得穩當,又得開頭靈活,這上下兩個『軸承』才是真正的『關鍵』。

四合院的這兩軸承都有專門的設計。

上邊一對叫門簪。

成長方形從門框左右上角伸出來,把門框、聯楹聯成一體。

裡邊中間掏個洞正好把門的上軸插入。

而外邊一頭從門上兩側伸出來像兩根觸角。

頭部正好雕刻成各種花樣作為裝飾,常見有四季花草,有『吉祥如意』等字幅,有的幹脆就一個大福字大壽字。

下邊一對軸承因為托著門扇承重,則用石制。

這石頭長長的像枕頭,故稱門枕石。

裡邊一半簡單,隻在平面上打出兩個窩放置門軸就行,而伸到外邊的一半則要大作文章。

可以雕成石獅,也可以做成抱鼓。

不論獅子還是抱鼓石都有多種樣式,與它前邊的石頭臺階配合起來組成一個石雕群體。

這中心部位經過匠心巧運,裝修得多彩多姿,相對之下那兩邊的山墻腿子又顯得粗陋寒磣了。

中國人辦事講究的是完美周到,九十九拜都拜了不能閃下這一哆嗦。

於是這兩邊山墻上也作出學問來。

最上邊挨著瓦簷處,高高在上最為顯眼,恰是磚雕藝術顯能的地方,因而多做立體浮雕。

花樣有多種,既有動物浮雕《工人稱為會喘氣兒的》,也有花卉蕃草。

下邊還要做上盤頭等線腳,最下邊多半用做一個小花籃為這一組花雕墊底。

因為是大門,人們不光能看見正面,而且能從兩側看到側面,這側面也不能馬虎了事。

於是也用磚雕出柿子、如意、萬字等花樣,並帶有『事事如意』、『萬事如意』的祝願。

看到這算完了嗎?還沒有。

您看完了門的正臉,難保不回身瞧瞧身後,再不然由遠處走來,你會左顧右盼。

既看了大門本身,絕不會不瞧瞧它的對面。

門前大街兩側是一個建築單元,一個藝術空間。

大門修得再好,對面亂七八糟也不成體統,也造不成完整的藝術形象。

大門對面作為陪襯和對應的建築物就是影壁。

這院外的影壁是段獨立的墻壁。

有一字形與八字形兩種。

不論哪種,上邊都要起脊,其作法與屋頂一樣。

下邊則要建須彌座或堿墻。

影壁的要點是影壁心,影壁心有硬心與軟心之分。

硬心要用斧刃方磚磨磚對縫斜砌而成,四周及中間可以加上各種雕飾花樣。

按雕飾花樣多少而分,又可分作中心四岔帶三層簷,中心四岔帶柱枋,中心帶雕磚匾牌……多種。

而中心雕磚的中間又有鉤子蓮、鳳凰牡丹、荷葉蓮花、鬆竹梅歲寒三友等等花色。

有柱枋的柱頂上頭要做瓶形花樣,須彌座上也需雕有花草飾物。

而匾牌上則必用『鴻喜』、『迎祥』、『迪吉』、『戩』等詞句。

  說到這兒,就不妨閉上眼設想一下:您因事初次拜訪一戶人家。

順著胡同由遠而近走過來,迎面看見這一家宅門,左邊是八字形又高又大的影壁,影壁頂上是黑色筒瓦元寶脊,影壁下面是漢白玉的須彌座。

影壁四邊是雕的萬字不到頭的邊框,往裡又是磚雕梅蘭竹菊花卉。

影壁中心磚雕匾牌大書『戩』二字。

往右看好大一個門樓,門樓頂上起脊,屋角卻沒有仙人走獸。

便知道這一戶不是王府貝勒。

可是往下一看,房簷下卻是彩畫的雀巢,三幅雲緊挨著走馬板上懸掛的匾額,黑匾金字上寫的是『化被草木』、『勤政愛民』,便知也絕不是百姓,而是這位官員的底邸了。

再往下看,果然烏漆大門上獸關門環,門環旁漆書門對。

上聯寫『詩書繼世』,下聯對『忠厚傳家』。

門框兩側楹聯用的是『書為至寶一生用,心作良田萬世耕』,便進一步知道這是位科舉出身文官。

門上方兩側伸出精雕彩繪的門簪,門簪上刻著吉祥如意,門下邊兩邊石獅把門,漢白玉石階一直輔到當街。

街邊又有上馬石拴馬樁。

大門兩側凸出的山墻腿子磨磚對縫,上下都有雕花。

兩個墻腿子之間,門前頂棚之下一溜懸掛著四盞皮燈。

置身於此,必然被一種莊重、高雅的氣氛所感染。

然後才帶著謙恭的態度走上石階扣響門環。

您也許以為大門這一部分已經觀賞完畢,可以入門了,等門內一陣響動,大門洞開,這時您才發現看了半天才隻看完一半,原來大門是安在脊檁之下的,恰好是門樓的正中間,大門之內還有一半。

裡邊那一半比外邊更輝煌、更多彩。

同是一個屋頂,大門外邊一半是天花,大門以裡則是吊頂;兩側墻面被梁柱隔成了數塊大小不等的長方形墻面。

每塊都以其形狀做成浮雕或彩畫,塊小的可以雕刻花鳥竹石,塊大的可以畫人物故事。

『鬆下問童子』,『漁樵耕讀』,『鐘子期聽琴』,有情有景,百觀不厭。

靠近山墻頂部的那塊三角墻面,被梁柱割得塊更小了,人們稱作『五花象眼』,則幹脆用黑白兩種灰連刻帶塑做出半立體的圖案或圖畫來。

山墻下邊沿著東西各放一條春凳。

越過春凳往裡看,迎著大門卻又立著了一面影壁,影壁前樹著假山石,種了碧桃、海棠。

東西兩邊又各有一道矮墻,墻中各開了一個月亮門洞。

月亮門洞中是綠色大漆酒金粉的屏門……到這為止,你才算看見『大門』這一組藝術空間的全部。

但也隻是看到了大門,至於四合院裡邊是什麼樣,還沒看見,那是入門以後的事。

—– 鄧友梅 『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