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快樂
在哺乳動物的物種中,僅有不到10%的物種能夠形成基於一夫一妻制的配對關系。
隨著時間的推移,通過選擇性地尋找伴侶和與伴侶互動,夫妻關系得以維持和加強。
大多數實驗室嚙齒動物包括大小鼠,都沒有表現出這種行為。
然而,在實行一夫一妻制的草原田鼠中,通過一項『伴侶偏好測試』可以很容易地評估配對關系,實驗動物可以選擇與一個配對的伴侶或新動物共度時光,用來檢測動物在配對行為中的神經活動,以及在配對關系成熟時,動物行為學和神經活動是如何變化的。
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作為大腦中編碼高獎賞配對行為的區域,在獎賞和動機中起著關鍵作用。
一項fMRI研究中提出,當參與者認為他們是與其伴侶而不是一個陌生的人牽手時,NAc中表現出顯著增強的BOLD信號。
在草原田鼠中,幹擾NAc內的神經調節信號會破壞配對行為的形成,而隨後的基因表達變化有助於維持配對行為的發生。
盡管有大量證據表明NAc在編碼配對行為中起主要作用,但這一過程背後的神經元動力學以及它們如何隨著配對的進展而變化尚不明晰。
圖1. 一夫一妻制草原田鼠的體內Ca2+成像
研究通過對草原田鼠交配前和交配後NAc中進行體內Ca2+成像來展現配對行為的形成和成熟在大腦中是如何表現的。
結果表明長期同居會導致更強烈的配對結合偏向,作者進一步提出這種配對結合偏好是否反映在NAc神經元活動的模式中的疑問。
性幼稚的動物在交配前無偏好;在交配後短期測試中,動物對伴侶或新動物之間無顯著偏好差異;而在長期測試中均表現出強烈的伴侶偏好行為《圖1H-J》。
圖2. 交配前後與伴侶和新異性動物之間的交互作用中的Ca2+活性強度
基於對人類神經影像學的研究,假設人與伴侶而非陌生人在一起時,能夠觀察到更全面的神經活動。
出乎意料的是,在控制測試動物與每隻動物互動的方式差異後,所有成像神經元的Ca2+事件發生率均無法預測測試動物是否與其伴侶或新個體互動。
文中定義伴侶偏好測試中所有至少持續1秒的社交互動階段為社交回合。
NAc中對配對的編碼不會通過整個群體的活動變化而發生。
在研究兩隻性幼稚的新田鼠中,社交回合的持續時間沒有差異;交配後,實驗動物與伴侶的社交回合的持續時間比與新動物的更長《圖2A》。
與伴侶偏好的其他指標類似《圖1H-J》,隨著同居和交配時間的延長,伴侶或新動物社交回合的持續時間差異變得更加顯著《圖2A》。
在社交過程中,NAc有很強的激活,但在考慮了社交回合總次數和持續時間的差異後,在伴侶或新動物交往過程中的平均活動沒有差異《圖2E;p=0.061,χ2=10.535,df=5》。
圖3. 配對成熟時,接近細胞的整體增加
接下來的問題是特定神經元亞群的活動是否可能編碼成對結合的特征?研究使用了事件觸發分析來識別神經元,計算每個細胞Ca2+瞬變後1秒間隔內測試動物和伴侶或新動物之間距離的中位數變化,將觀察到的距離變化與一個通過隨機打亂每個細胞在伴侶室和新動物室中的瞬態得到的空模型進行了比較《圖3A》。
其中,距離變化≥95%的細胞被指定為離開細胞,距離變化≤5%的細胞被指定為接近細胞《圖3B》。
研究提出進場集合的差異不太可能是由於未預期的變量造成的,因為這樣的變量同樣會影響進場和離場單元的識別。
在初始時間點,伴侶和新的接近細胞沒有差異,但在交配後出現差異,並在長期時間點變得明顯。
該結合的成熟可能導致伴侶途徑和新途徑在NAc中的表達方式發生變化《圖3E;同伴認同的主要效應,F1,11=7.252;p=0.021》。
相比之下,即使在相同的排列分析中識別出伴侶細胞和新的離開細胞,在任何時間點也沒有觀察到差異《圖3F;同伴認同的主要效應,F1,11=1.106,p=0.316;交互F2,22=1.91,p=0.172》。
此外,不同的方法組合對於識別和決定接近特定的個體可能是至關重要的,而當離開社會交互時,這種程度的專一性是不必要的。
伴侶和新接近神經元的重疊並不比預期的更多《圖3G;幼稚p=0.23;短期p=0.79;長期來看p=0.25》,表明伴侶和新接近在單獨的集成中是獨立的;而伴侶和新離開細胞的重疊超過了偶然情況下的預期《幼稚p=0.004;短期p=0.014;長期p=0.019》。
本研究發現了促成配對結合改變了大腦的神經基質,而伴侶整體NAc的Ca2+活性差異在草原田鼠的配對結合中並不顯著。
相反,成對結合的特定特征如接近伴侶而不是陌生人的優先願望,可能編碼在特定的神經元群中。
伴侶接近神經元具有許多功能,使其成為編碼配對結合方面的理想候選者,例如決定采用配對伴侶的決定。
-
首先,伴侶方法集合的擴展與伴侶偏好的出現密切相關。
-
其次,伴侶和新穎方法的集合是不重疊的,如果這些細胞包含有關正在接近的特定動物的信息,這是可以預期的。
-
最後,這些細胞中的大多數在進行前而不是進行中時具有Ca2+瞬變,表明它們有助於接近特定動物的決定。
綜上所述,本研究確定了一個神經元群,其活動可以促進伴侶團聚,其擴展反映了結合的成熟,為一夫一妻制提供了一個關鍵的神經元機制。
編譯作者:Роза《brainnews創作團隊》
校審:Simon《brainnews編輯部》
參考文獻:
Jennifer L. Scribner,Eric A. Vance,David S. W. Protter,William M. Sheeran,Elliott Saslow,Ryan T. Cameron,Eric M. Klein,Jessica C. Jimenez,Mazen A. Kheirbek,Zoe R. Donaldson. A neuronal signature for monogamous reun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20. https://doi.org/10.1073/pnas.1917287117
Neuron:愛情『魔藥』催產素被追捧過頭了?一夫一妻制不完全依賴它
催產素被譽為愛情荷爾蒙之一,而這一別稱也誕生於30多年前的一場實驗。
科學家在上世紀90年代對草原田鼠的社會關系進行了細致分析,這種小動物是為數不多執行一夫一妻制的哺乳動物之一。
在使用藥物阻斷實驗鼠的催產素受體後,奇怪的現象發生了,草原田鼠似乎不再互相組成配對,也不哺育幼鼠。
因此他們也斷定,催產素是維系動物親密關系和愛的必要條件。
就在最近,哥倫比亞大學和加州大學的研究者推翻了這一結論,據他們發表在『神經元』的研究,即使通過CRISPR技術使催產素受體缺失,草原田鼠仍然可以做一對負責任的父母養育幼鼠,並且保持一夫一妻制。
至於為什麼當年的藥物實驗與這次實驗的結果相反,研究人員認為這是瞬時和長期失活造成的,基因編輯的草原田鼠從出生就失去了催產素受體,因此會隨著發育產生一些代償機制。
《來源:藥明康德內容團隊
Cell:在皮膚與大腦之間的一條神經通路,揭示『愛撫』如何帶來快感
為什麼有些觸碰會帶來特別美好的感覺?在頂尖學術期刊『細胞』最近發表的研究論文中,神經科學家利用多項前沿技術,通過一系列小鼠實驗,首次在皮膚與大腦之間梳理出一條完整的神經通路,揭示肌膚之親如何帶來快感。
在這條激發快感的觸覺通路上,研究人員找到了關鍵的啟動者:皮膚上的一類特殊機械感覺神經元。
根據細胞表面特異性表達的受體,這類神經元被稱為Mrgprb4神經元。
這項研究的負責人、哥倫比亞大學的Ishmail Abdus-Saboor博士指出,人類的皮膚表層有一類CT觸覺傳入纖維,與小鼠的 Mrgprb4細胞有一些相似之處,被認為介導社交過程中愉悅的觸覺體驗;人類的脊髓和大腦中也能找到與此次觸覺神經通路中對應的細胞。
這些相似之處,將為未來潛在的生物醫學應用開辟道路。
《來源:藥明康德內容團隊》
觸覺是人體最重要的感知通道之一。
除了感知溫度、形狀等基本功能以外,觸覺在傳遞社會性和情緒信息等方面同樣重要。
特別是,觸覺在鞏固親子關系、建立和發展愛情關系等方面可能發揮著不同於口語的重要作用。
然而,以往大部分腦認知研究主要關注了視聽知覺和抽象語言符號的重要作用,但是卻少有涉及觸覺的重要作用。
特別是,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現代科技帶來的生活方式的改變,人與人之間實際接觸的機會越來越少,由此可能對親密關系的建立和維系帶來一些不確定的影響。
因此,理解觸覺交流如何促進親密關系這一問題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科學價值。
2020年11月,神經科學重要雜志Cerebral Cortex在線發表了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盧春明課題組的研究論文『Interpersonal Neural Synchronization during Interpersonal Touch Underlies Affiliative Pair Bonding between Romantic Couples』,揭示了觸覺交流促進情侶間親密關系發展的腦間神經同步機制。
論文第一作者龍宇航是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在讀博士生,研究興趣是親密社會關系下的社會交流與互動。
圖1 實驗設置和主要結果。
(a)在拉手任務中,被試需要互相握住對方的手,並保持沉默和對視;在口語交流任務重,被試之間沒有肢體接觸,隻是進行自由對話和對視。
(b)光極放置在雙側額葉、顳葉和頂葉附近。
結果發現,女性顳葉前部和男性顳頂聯合區 (CH22-18)出現了顯著的關系類型和交流方式的交互作用,即情侶拉手時的腦間同步顯著高於口語交流,而朋友則是口語交流時的腦間同步顯著高於拉手時。
該研究招募了22對情侶和22對異性朋友。
每對情侶或異性朋友被試在實驗過程中完成手拉手或者口語交流任務《圖1a》。
研究采用基於近紅外光譜成像《fNIRS》的超掃描技術,同時測量了每組兩名被試的腦功能活動。
結果發現情侶在手拉手時腦功能活動更加同步,其同步水平顯著高於口語交流時的同步水平;但是異性朋友組卻出現了相反的模式,即口語交流時的腦活動同步顯著高於拉手時的腦活動同步。
並且,情侶間的腦同步與情侶間的親密關系強度呈正相關。
這些結果表明,不同類型的社會關系可能偏好不同類型的互動方式。
傳遞模糊信息的觸覺交流可能更適合親密關系內的交流,而傳遞精確信息的口語可能更適合非親密關系內的交流。
結果進一步發現,當男性和女性的腦活動出現2-4秒的時間差時《男性遲於女性》,腦間同步達到最強,並與男性的情感共情能力顯著相關,提示男性的情感共情能力使男性的腦活動能夠更好的跟隨女性的心理變化及其對應的腦活動,並調節拉手對親密關系的促進作用。
圖2 情侶腦間同步促進其親密關系,男性的情感共情能力發揮調節作用。
《a》腦同步與關系親密度的相關,《b》調節模型,《c》調節模式。
該研究是盧春明課題組關於自然情景下語言交流與社會互動認知神經機制研究的一部分。
該研究的結果也支持並進一步拓展了課題組近期提出的人際交流的認知神經層級模型《見 北師大盧春明組新綜述:適用於人際間言語交流的認知神經層級模型》,表明包括口語和肢體語言在內的不同感知通道的交流都有助於建立和發展社會關系,但是不同的交流方式分別適合於不同類型的社會關系。
因此,本研究是對以往工作的重要補充和拓展。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977008,31622030》和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項目的資助。
來源: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
文章鏈接:Long Y,Zheng L,Zhao H,Zhou S,Zhai Y,Lu C. 2020. Interpersonal Neural Synchronization during Interpersonal Touch Underlies Affiliative Pair Bonding between Romantic Couples. Cerebral Cortex.
https://academic.oup.com/cercor/advance-article/doi/10.1093/cercor/bhaa316/5954191?guestAccessKey=6b7366cc-21a0-443e-a5af-705a3d92071f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用『打是親,罵是愛』來調侃情侶之間的小吵鬧,以此來說明情侶之間的相處不可避免地會存在沖突,並且這些沖突不一定都是壞事,有時反而有助於愛情關系的增進。
那麼在沖突過程中,情侶的大腦到底發生了什麼,使得他們的愛情關系不僅沒有削弱,反而得到了進一步增進呢?
圖1情侶沖突《圖片來源網絡》2021年11月,神經科學重要雜志Cerebral Cortex在線發表了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盧春明課題組的研究論文『Interpersonal Conflict Increases Interpersonal Neural Synchronization in Romantic Couples』,發現情侶在沖突互動中的高喚醒度《即情緒的強烈程度》增強了情侶間的大腦活動同步,進而增進了情侶之間的愛情關系強度。
論文第一作者龍宇航博士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目前為北京師范大學『勵耘』博士後,研究興趣是親密關系下的社會交流與互動,前期研究揭示了觸覺交流促進親密關系的神經機制《https://mp.weixin.qq.com/s/tM00e6zO7fw-u_Wvyu1cDA》,本研究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情緒對親密關系下社會互動的影響作用。
該研究招募了22對情侶和22對異性朋友。
在實驗過程中,每對情侶或異性朋友分別完成支持性、中性及沖突性話題的討論任務《圖2a-b》。
研究采用基於近紅外光譜成像《fNIRS》的超掃描技術,同時測量了每組兩名被試的腦功能活動《圖2c》。
圖2實驗設置。
(a)被試面對面坐著。
(b) 實驗流程。
(c)光極放置在雙側額葉、顳葉和頂葉附近。
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該研究對情侶互動過程中的自然言語進行了情緒分析,發現沖突性話題在情侶組和朋友組都誘發了更強的情緒喚醒度。
基於大腦活動同步的分析發現,女性的大腦活動與男性4秒後的大腦活動高度一致,出現了女性優先的大腦活動同步。
特別是,情侶在討論沖突性話題時,該大腦同步顯著高於討論支持性話題時的大腦同步。
在異性朋友之間則出現了相反的模式,即與討論沖突性話題相比,討論支持性話題誘發了更強的大腦同步《圖3》。
並且,情侶間的大腦活動同步與基於皮膚電阻的生理信號以及情侶的喚醒度水平顯著相關《圖4》。
此外,該大腦活動同步與女性所感知到的愛情關系強度存在顯著的正相關。
這些結果表明,情侶在沖突情境下的高喚醒度誘發了更強的大腦活動同步,進而增進了情侶間的愛情關系強度。
圖3雙方感覺運動區《CH20-20》出現了顯著的關系類型和話題情境的交互作用,即情侶間沖突互動時的大腦同步顯著高於支持互動時的大腦同步,而朋友間則相反。
圖4大腦同步與皮膚電阻同步《IPS》《a)和喚醒度《b》顯著相關。
研究進一步考察了性別以及交流模態《言語及非言語》的作用。
結果發現,與非言語相比,情侶在沖突互動中的言語交流誘發了更強的大腦同步《圖5a》。
並且,男女之間大腦活動同步的時滯間隔與女性發起、男性回應的話論間隔高度一致《圖5b-d》,表明女性在沖突互動中可能通過口頭言語發揮著主導作用,其誘發的大腦活動同步也主要影響了女性感知到的愛情關系強度。
圖5大腦同步與行為的關聯。
(a) 情侶間沖突互動下的大腦同步效應隻出現在女性發起的言語交流中。
(b) 示意圖說明了大腦同步的時滯間隔與男性言語反應之間的對應關系。
(c)男性反應的平均間隔為4-5 秒,與大腦同步一致。
(d) 當男性在 5s 後回應女性時,沖突互動在情侶間誘發出了更強的大腦同步。
總之,該研究表明,沖突互動,特別是女性通過言語主導的互動,提高了情緒喚醒度,增強了情侶之間的大腦活動同步,進而促進了情侶間的愛情關系強度,為『打是親、罵是愛』的傳統認知提供了腦科學的解釋。
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首先,近十年來,研究者嘗試從多腦的角度對社會互動的微觀認知過程進行刻畫,並提出使用大腦同步《Interpersonal neural synchronization)作為刻畫該過程的主要神經活動模式。
但是,過去的大部分研究隻探討了中性情緒下的社會互動過程,缺少對情緒機制的探討。
本研究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
第二,本研究在考察情緒對社會互動的作用時,將關系類型也一並納入,表明情緒在社會互動中所起的作用會受到社會關系類型的影響。
第三,該研究是盧春明課題組關於自然情境下語言交流與社會互動認知神經機制研究的一部分,該研究的結果也支持並進一步拓展了課題組近期提出的人際交流認知神經層級模型《見https://mp.weixin.qq.com/s/N56g_EYRETD5nUnXAgHQqQ》,表明關系類型、不同感知通道的交流對於社會互動都具有調節作用。
因此,本研究是對以往工作的重要補充和拓展。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977008,31622030》等項目的資助。
論文:LongY,Chen C,Wu K,Zhou S,Zhou F,Zheng L,Zhao H,Zhai Y,Lu C. in press.Interpersonal conflict increases interpersonal neural synchronization inromantic couples. Cerebral Cortex. In press.來源: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
Science:性經驗如何長期改變大腦內部狀態?北京腦中心李瑩實驗室發佈最新成果
大腦無疑是身體中最復雜的器官,它能夠將各種感覺信息轉換為不同的神經信號進而調控運動。
這種感覺-運動轉換與個體的內部狀態密切相關,並受過往經驗調節。
已有研究表明,社會經驗,尤其是性經驗,可以引起社會行為相關神經回路的長期改變,並影響社會信息區分、交配、打鬥和照顧幼崽等本能行為[1-4]。
然而,關於哪些神經環路編碼性經驗並影響本能行為抉擇並不清楚。
在小鼠中,雄性和雌性動物成功交配後通常會失去交配興趣,即達到性飽足狀態[5]。
這種內部狀態的改變不僅可以避免尋找新伴侶所面臨的風險和精力浪費,對提高子代繁殖率也至關重要[6]。
然而關於兩性大腦中是否存在特異的神經環路編碼性飽足狀態,以及該編碼如何長期影響個體行為抉擇並不清楚。
2023年2月10日,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李瑩實驗室在Science發表題為Hyperexcited limbic neurons represent sexual satiety and reduce mating motivation的研究長文,系統研究了這些問題。
該研究首次在小鼠大腦邊緣系統的終紋床核中發現可以持續編碼過往性經驗的神經環路,闡明性經驗如何影響兩性動物的交配動機,為理解大腦如何編碼動機狀態並影響本能行為抉擇這一重要科學問題提供了新見解。
《來源:北京腦中心》
浪漫愛情通常被認為是人類情感中最深刻、最有意義的情感之一,對人類的繁殖、發展、生存和進化起著重要作用。
前人研究表明,浪漫愛情會影響人的情感、行為和認知。
靜息態和任務態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研究表明,浪漫愛情與大腦的獎勵和動機系統的功能變化密切相關。
但是,浪漫愛情與大腦的其他網絡,如社會認知腦網絡的關系研究甚少。
鄒枝玲教授團隊研究論文在 Brain Imaging and Behavior《神經影像領域排名第五,5-Year IF:3.461》在線發表以來得到廣泛關注,成為該期刊2020年12月《14卷第6期》的封面文章。
該研究運用當前比較流行的圖論的分析方法,分析了32個單身個體和34個戀愛個體的腦網絡拓撲差異。
結果發現,戀愛個體大腦網絡的小世界屬性《圖1》、平均聚類系數《圖2》、模塊化的程度《圖3》更低,上述三個指標均與激情戀愛量表《PLS》得分成負相關,提示戀愛個體大腦網絡的分化程度更低;戀愛個體大腦網絡在左角回的度降低,且左角回的度與PLS得分呈負相關;在雙側梭狀回的度升高,且雙側梭狀回的聚類系數和局部效率與PLS得分呈正相關《圖4》。
角回涉及自我的抽象表征,它的度降低提示戀愛個體更少關注自我,而更多關注戀人。
梭狀回涉及面部和身體表征以及抽象表征的整合,它的度升高也許於戀愛個體要更多地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社會認知-情緒加工有關,比如讀取戀人的面部表情。
本研究結果揭示了戀愛個體在靜息態fMRI下大腦網絡拓撲屬性的變化,將愛情的神經機制從獎賞相關網絡擴展到社會認知相關網絡,進一步揭示了與浪漫愛情有關的神經機制,為人們理解和追求浪漫愛情提供了新方向。
西南大學心理學部的鄒枝玲教授和陳紅教授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第一作者為西南大學已畢業碩士研究生王川《目前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
本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771237》和中央高校基礎研究基金《#SWU1809006》的支持。
文章來源:Wang C,Song S,d’Oleire Uquillas F,Zilverstand A,Song H,Chen H,Zou Z. Altered brain network organization in romantic love as measured with resting-state fMRI and graph theory. Brain Imaging Behav. 2020 Jan 2. doi: 10.1007/s11682-019-00226-0.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1898089.
來源 | 西南大學心理學部官網
愛與信任,與這群腦細胞有關
催產素,不僅僅是『催產』
在大腦深部,我們的雙眼後側不遠處,有個叫下丘腦的地方,那裡有一群神經內分泌細胞,它們伸出一束束突起,通過一根纖細的柄與神經垂體相連。
神經垂體作為這一群神經內分泌細胞的末端,接受來自大腦的命令,釋放催產素《OXT》、抗利尿激素(AVP)等激素進入外周血管,到達靶向器官後調節著我們身體的生長發育、代謝生殖和內環境穩態。
圖: 下丘腦大細胞性神經內分泌細胞的軸突直接延伸至垂體後葉,即神經垂體,構成下丘腦-神經垂體系統《HNS》
比如,抗利尿激素與我們能否正常排尿有關。
它能促進腎臟多吸收水分而減少尿量。
假如一個人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調,就會尿頻、口渴,乃至尿崩症。
而催產素《OXT》就更有意思了,她不但在女性分娩時大量釋放,而且還促進女性泌乳和母愛行為。
男性也有催產素,它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讓男性更善於社交,更富男性魅力。
本世紀初,科學家在美國中西部平原發現到動物界的模范夫妻——草原田鼠《Microtus ochrogaster》,它們 『一夫一妻』相伴終生,並且父母完美搭配撫養後代。
科學家認為,這與草原田鼠腦內富有更多的催產素受體有關。
正因如此,催產素被人們視為『甜蜜激素』、『愛情激素』。
回到愛、忠誠與信任『出發』的地方——大腦深部的下丘腦-神經垂體系統《HNS》。
高志華給本科生講授『形態學基礎』時,試圖給學生展示該系統的全貌,但是翻遍資料,隻有各種各樣的示意圖。
『這一系統是腦調控外周重要的門戶和通道,但卻沒有完整的、真實的結構圖』5年前,高志華產生了一個朴素的念頭,『作為形態學的老師,我想把它真實的結構和形態展示出來』
『點亮』大腦
神經垂體是一個容易被『遺忘』的角落。
在獲取大腦標本時,纖細的垂體柄很容易斷裂導致垂體脫落,再加上技術的局限,一直沒有完整的下丘腦-垂體的系統結構圖。
最近幾年,隨著病毒示蹤、大腦成像等新技術的發展迭代,為科學家揭開HNS的神秘面紗提供了可能。
通過嘗試,段樹民院士與高志華研究團隊選擇了一種病毒示蹤技術。
一種經過改造的病毒,可以在神經細胞中循著軸突逆向上行,並沿途留下熒光標記,勾勒完整的神經元形態。
圖:下丘腦-神經垂體系統的三維重構展示
研究人員在大鼠的神經垂體註入這種病毒,約兩周之後,這群神經內分泌細胞的形態便徐徐顯現,最終,整個HNS的形態便被展示出來。
『HNS就像被點亮了一樣』高志華說,這是一種非常高效的神經示蹤技術。
團隊繼而與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龔輝教授團隊合作,利用自主開發的熒光顯微光學切片斷層成像《fMOST》技術,對大鼠全腦進行成像並首次完成了HNS的高分辨率的三維重構。
相關論文發表於Neuron雜志。
浙江大學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高志華教授和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李安安教授為本文的共同通訊作者,博士後張斌和博士研究生邱禮耀是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肖薇參與了部分實驗,並參與設計了文章的圖文摘要。
研究受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和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等資助。
論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16/j.neuron.2020.10.032
本文經brainnews團隊整理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