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溝通的36種方法「非語言溝通法」第17種方法:撫摸。

撫摸是孩子的一種需要,也是孩子感受他人的一種語言方式。

撫摸是一種較好的溝通方式,他不僅是父母對孩子的愛護、關懷的表現,而且還能滿足孩子『肌膚饑渴』的心理需求,使孩子享受到父母無聲的愛。

深情地愛撫孩子,會讓孩子心裡安定,精神放鬆,從而平和地對待他人。

那麼父母應該怎樣撫摸孩子呢?

建議一:從胎兒時期註重撫摸孩子

醫學研究表明,胎兒體內的絕大部分細胞都具有接受信息的能力,他們能夠通過觸覺神經來感受體外的刺激,隨著胎兒的不斷增大,這種反應越來越靈敏。

可見,胎兒在媽媽的肚子裡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感覺。

如果媽媽輕輕地撫摸自己的肚子,肚子中胎兒就能夠感受到媽媽的撫摸。

這種撫摸可以刺激胎兒的觸覺,促進胎兒感受神經及大腦的發育,同時也使胎兒有一種安全感,感受到交流的愉悅。

這就是現在非常流行的撫摸胎教。

一般來說,撫摸胎教應該安排在妊娠20周後,當胎動出現時,撫摸也可以進行了。

在撫摸胎兒時,父母要有良好的心情,心裡想象著胎兒可愛的樣子,動作要溫柔,父母這種美好的想法會通過撫摸傳遞給胎兒。

當然,父母要注意胎兒對撫摸的反應。

如果胎兒在接受撫摸後,輕輕的用蠕動來反應,表明它感到愉悅,父母可以繼續輕輕的撫摸。

如果胎兒在接受撫摸後,用力蹬踢時,父母就應該停止撫摸。

當然,撫摸胎兒的時候應該與語言相結合,這樣不僅能夠刺激胎兒的觸覺,也能夠刺激胎兒的聽覺。

建議二:注意嬰兒時期的撫摸

嬰兒時期有足夠的撫摸,孩子長大後就會處事冷靜,善於自我調適,這是因為他們制造的壓力荷爾蒙較少,情感比較穩定。

當胎兒離開子宮來到人世後,他會感覺到不適應,缺少安全感,因此,他們經常會用啼哭來表示自己的不安。

而撫摸是讓嬰兒獲得安全感的一種重要方式。

缺少撫摸的嬰兒會有一種『皮膚饑餓』,這樣的嬰兒不僅喜歡啼哭,而且他的成長將受到影響。

因此,從胎兒出生開始,父母就要有意識地撫摸孩子,用撫摸與孩子進行溝通。

與孩子溝通的36種方法「非語言溝通法」第17種方法:撫摸。

建議三:注意撫摸的含義

父母可以撫摸孩子的手、腳、身體、頭部等,不同部位的撫摸往往具有不同的含義。

比如,摸摸孩子腦袋,表示對孩子的贊賞和鼓勵。

無論是哪個年齡段的孩子,都喜歡被父母撫摸腦袋。

當孩子完成一項任務時,你可以輕輕的摸摸孩子的腦袋,說:『做得真不錯,繼續努力哦!』當孩子情緒低落的時候,摸摸孩子的腦袋則表示安慰。

孩子覺得自己的情感獲得了關注,心裡會覺得比較舒坦。

輕輕地撫摸孩子的頭發,表現出對孩子的無限愛意。

父母幫助孩子梳理頭發,並自然地撫摸一下,孩子會體會到父母傳遞過來的愛意,覺得非常愉悅。

所以,對於處於困難中的孩子來說,父母可以用這種方式來表示自己的愛,並鼓勵孩子戰勝困難。

父母可以定期給孩子進行全身按摩,定期的按摩可以增加親子溝通的機會,讓孩子在按摩中享受父母的關愛。

建議四:學會拍拍孩子的肩膀

拍拍孩子的肩膀表示對孩子的鼓勵和肯定,同時,也表示父母放下架子,與孩子做朋友的姿態。

不要小看拍肩,它能迅速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

當孩子做了讓父母感到高興的事情,或者孩子正為自己所作所為而得意的時候,父母不妨拍拍孩子的肩膀,孩子一下子就會領會父母的意思,感激父母對自己的鼓勵和贊賞。

當然,如果孩子在傷心的時候,你輕輕地走過去,拍拍他的肩膀,把他摟在懷裡來鼓勵孩子,這樣做往往能夠給孩子很大的精神鼓勵。

此時,拍肩往往可以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作用,能夠讓孩子的情感得到安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