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後,還有多少人過著『性冷淡』的生活?

  • 你是否是一個性冷淡的人

性冷淡』風源自日本,又名『斷舍離』,是日本咨詢師山下英子提出的生活概念。

山下英子提倡大家降低物欲,不做多餘的消費,丟掉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徹底舍棄自己對物質的迷戀,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

你是否越來越性冷淡?


性冷淡戀愛:你愛我也好,不愛我也罷,我都行;

性冷淡工作:給我什麼任務,我就做什麼,朝九晚五,安安穩穩就行;

性冷淡網購:不曬圖,不差評,無論東西好壞,照單全收;

性冷淡旅行:放假去玩嗎?我在家就好,去哪都一樣……

簡言之:越來越多人對很多事情,都提不起興趣or性趣

上世紀德國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曾說:

『Less is more,少即是多』

這句話時刻為我敲響著一記警鐘:做人不能太貪心,什麼都想要隻會什麼都做不好。

就像是與人交往,熱情時別人以為你有利可圖,反而是在冷淡時,更能讓一段關系長久。

拋開無效社交,「性冷淡」才是一個人生活的常態。

在『送你一顆子彈』中有這樣一段話:

『我其實並不孤僻,簡直可以說開朗活潑,但大多時候我很懶,懶得經營一個關系,還有一些時候,就是愛自由,覺得任何一種關系都會束縛自己。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知音難覓。

我老覺得跟大多數人交往,總是隻能拿出自己的一個維度,很難找到和自己一樣興趣一望無際的人』

有些情緒,現在想想,說不說也沒什麼區別。

因為這個世界上,從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掏心掏肺的付出,不一定都能得到同等的回報。

  • 好好跟自己相處

『無聲告白』中有一句話: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換句話說,關注自己,才是人生的最終目的。

而對待其他人時,我們都該懷著「冷淡」的態度。

papi醬曾在綜藝節目中,與焦俊艷談起自己的人生重要關系排行榜。

一是自己,二是伴侶,三是孩子,最後才是父母

10年後,還有多少人過著『性冷淡』的生活?

懂得接納自己,並把自己擺在首位,這不是自私,而是通透。

因為,隻有自己陪伴自己的時間是最長的。

明白每個人隻能陪你走一段路,人生的路終歸還是要自己走。

作為高情商的代表,蔡康永的冷淡,就是他的自我保護。

在參加一場采訪時,他說:『當一個冷淡的人,最大的好處就是你可以變熱情。

可你當一個熱情的人,最悲慘的事就是你會慢慢變冷淡。

不要把溫暖當成是本能。

跟人相處,你從冷淡開始,你就給了自己每一次都進步的機會』做人要冷淡,你的熱情才會顯得珍貴。

不要被『合群』『溫暖』這些詞綁架。

很多人羨慕朴樹的生活方式,這是他和世界和解的方式,也是舒服的生活方式。

他把成年人的『慫』活出境界,將性冷淡的佛系生活活出詩意。

2018年『樂隊的夏天』,最後一期節目,他很用心唱了一首『No fear in my heart』,當大家都沉浸在感動之中,他卻很耿直地站起來,說『我歲數大了。

回家睡覺了『。

黃渤說的一句話很有道理:當你弱的時候,欺負你的人最多;當你強的時候,整個世界都會對你和顏悅色。

對於人際關系,你沒必要為此疲於奔命。

等你強大了,不用你去融入圈子,圈子自會來找你。

韓雪一時間讓她成為了人們口中的羨慕對象。

節目錄制完成後,何炅提出聚餐,可韓雪卻當場拒絕了。

理由是,回家寫作業。

看到她我才發現,活得漂亮無非都是自己的本事。

每一個優秀的人背後,都是一段沉默的時光。

在那些日子裡,他們忍受的所有孤獨和寂寞,在日後都是讓內心變得更加強大的見證。

  • 性冷淡不代表無欲望

最初的『性冷淡』本意是好的,為我們的生活做減法。

正如張嘉佳在『老情書』中寫下的:

『老和尚說終歸要見山是山,但你們經歷見山不是山了嗎?

人沒有欲望,和咸魚有什麼區別?

歌手李健,之前一直被標簽『性冷淡』『禁欲系男神』,但本人在一次采訪中,是不認同這個說法的,他說:

『人人都有欲望,我隻是沒有被欲望綁架而已』

可見欲望是個好東西,只要你學會合理利用它,那麼,它便會讓你不停地擴展人生的寬度,帶來更多可能性。

沒有一定高度和深度的性冷淡,都是扯淡。

中國人其實很講究『煙火氣』,喜歡一個有溫度的家。

一個有溫度的家,應該到處都充滿回憶。

看電影留下的票根,旅遊的紀念品,別人送的沒什麼用的禮物。

正是那些看似應該丟棄的東西,使我們的家有了『煙火氣』。

有了『煙火氣』就有了回憶,讓那個地方成為我們的家。

在西班牙有一本雜志,叫做『Apartamento』,一直講的就是家與人的關系,它提倡的是:『生活關注的應該是人,是人讓居住的地方變成真正的家』

在這一刻,似乎彼此都能感受到,對方的溫度。

魯迅先生說過的:猛獸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

活在自己的節奏裡,是一件受益終生的事情。

這樣的人,心中有天地,執拗如赤子,天真如少年。

歷經江河湖海,此生方能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