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處女嗎』?一句『不是』,爸爸和媽媽的不同反應、影響太重。

文/蘭媽談育兒

『少年派』中男女主角林大為和王勝男是一對歡喜冤家,他們夫妻生活的日常互懟總是讓無數觀眾常常捧腹大笑,不過兩個人在女兒林妙妙的教育問題上卻總是產生分歧,活潑伶俐的林妙妙在上高中的時候有三個特別要好的朋友,有一次邀請其中一位朋友到家裡面玩兒的時候出現了這樣對話:

『你是處女嗎』?一句『不是』,爸爸和媽媽的不同反應、影響太重。

『你是不是處女』

『不是』

恰巧這對話呢,被端著水果準備送房間的媽媽王勝男《倪妮飾》聽到了,當聽到女兒不是處女後,王勝男非常生氣,所以當女兒林妙妙和同學從房間走出來的時候一直拉著臉。

當時林妙妙還留同學說『你要不要在這裡吃飯,我媽做飯可好吃了』

同學看了看林母黑著臉的樣子識趣地說『沒事,下次吧』

然後又特別禮貌地對林母說『阿姨,我回家了』

林妙妙還特意提醒說『媽,小琪要走了』

但正在氣頭上的王勝男是一點也不給面子、臉都不轉一下地說『再見』

自己的同學還在身邊、媽媽就一點面子也不給地甩臉色,這讓林妙妙覺得自己很沒面子,於是特別生氣地質問:

『不是,你怎麼回事呀,從小到大,每次同學來家裡玩,你都甩臉子,搞得我都交不到朋友了更年症又犯了吧,我作業完成了、房間打掃了、被子也疊好了,為了小琪能來家裡玩,我能做的都做了』

隨後林母依舊很生氣地說『不該做的也做了吧』

林妙妙有些莫名其妙地說『我做什麼了』

林母忍著淚水說『你17了,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了,你要懂,你是女孩子,你要懂得保護你自己,女孩子要自重』

林妙妙此時有些崩潰地說『你到底想說什麼,我聽不懂』

隨後,情緒有些控制不住的林妙妙直接甩臉色回到臥室,可想而知,林母的溝通反而讓女兒更加厭惡她,而錯誤的溝通方式也很容易適得其反,當林大為《張嘉譯飾》的林爸爸得知女兒的情況後,他是怎麼和女兒溝通的呢?

林爸爸和林媽媽的教育方法、以及處理方法是完全不同的,他並沒有一上來就批評女兒,而是帶著女兒一起出去吃燒烤,在吃燒烤的過程中通過深入溝通來悄無聲息地解決教育問題。

林父先問『姑娘,你們這學校呢,同學有談戀愛的嗎』

妙妙邊吃邊講『沒,那都是偷偷摸摸地談』

林父又很自然地問『那學校有人追你嗎』

妙妙有些意味深長地看著林父說『哼,沒有』

林父接著又嘮嗑說『眼都瞎了,我閨女這麼漂亮』

當跟女兒逐漸建立起信任之後,林父就開始問女兒的情況:

他問『姑娘,能跟爸說實話嗎』

妙妙說『嗯,說啊』

林父直接了解情況問『你是處女嗎』

妙妙搖搖頭,林父有些繃不住擔心起來

這時候妙妙說『我是射手,咱倆都是射手,你忘了,你是不是我親爹啊,我生日你都能忘』

林父聽到後放心地呵呵笑開…

好在,這是場鬧劇,但如果這位爸爸和媽媽一樣上來就批評問責女兒,結果可想而知,父母是孩子成長中的第一任老師,家長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重要影響,而在教育裡其實父母就是孩子的反面鏡,聰明家長遇到孩子的問題都會用正確方式去溝通、而不是一昧地批評問責,如果我們一意孤行地逼迫孩子就很容易適得其反。

『少年派』的這一段『你是不是處女』鬧劇,其實也就恰恰地反映了教育中父母語言的重要性,在父母的語言重要性裡其實說話就是一門學問,當你把批評問責的語言變成鼓勵,把完成某一件事情的結果變成榮譽,當你主動去嘗試和孩子成為好朋友時,就會發現其實教育好一個孩子真的也就是『一句話』的事。

但現實教育卻是,在教育好一個孩子就是『一句話』事兒裡,恰巧無數家長被這『一句話』難住,一句話也是無數家長和孩子之間糟糕親子關系的金箍棒,威力巨大不說、一不小心還會傷到孩子,所以在我們和孩子教育時的『一句話』裡可不要小瞧了,一句話看似簡單卻充滿學問。

那麼,家長該如何掌握『一句話』學問為孩子帶來更健康的學習成長呢?蘭媽總結了三種『一句話』適用場景:

1、遇到問題時說『怎麼了,可以和我說說嗎』

為什麼現實家庭教育中很多親子關系都水火不容呢?其實作為旁觀者往往會看得更清楚一些,正所謂『關心則切、過滿則虧』,其實教育孩子也是這個道理,世間難尋完美二字,一山也會比一山更高,如果我們總是帶著結果去看待孩子,可想而知孩子會背負著多大的壓力成長。

因此,在孩子的教育與成長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懂得降低標準去看待孩子的成長,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習狀況,家長一定要明白學習成績隻是一時優秀的象征,並不代表孩子會一直優秀下去,如果你眼中的孩子是優秀者、那麼他們便會一直持續向更好方向發展,但如果我們眼中的孩子被批評責罵得一文不值,那麼本就糟糕的個人認知又如何有動力去學得更好、走得更遠呢?

想要讓孩子一直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成長態度,作為家長,就要學會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幫他們分析問題,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用『怎麼了,可以和我說說嗎』這句話來打開溝通話題,在充滿關心的溫柔口吻下孩子能夠感受到被關心、被尊重的安全感,這個時候觸及到內心柔軟的情感交流,孩子也更容易和爸爸媽媽分享他們所遇到的困難。

2、遇到猶豫時說『相信我,能和我嘮嘮知心話嗎』

當我們在和孩子溝通交流的時候,有些家長可能會遇到一些涉及孩子隱私問題,而想要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隱私情況,那麼親子關系一定是需要足夠的信任感,像很多家長上來就問孩子這個、問孩子那個,同樣是關心、但孩子卻特別反感家長直言隱私問題,因為在沒有準備的溝通環境下,孩子感受到了沒有被重視的隱私領域侵犯,這對於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來說是極為抵抗的。

所以,當我們遇到和孩子溝通、而他們表現得比較猶豫不願意回答時,家長一定要放棄繼續追問,首先通過關切的言語去和孩子建立起初步信任,就像是『少年派』裡林父和妙妙之間的溝通一樣,首先帶著孩子去做他們想做的事情,然後通過某一個話題來贊美孩子身上的優點。

當我們和孩子之間建立起初步的信任後,再次嘗試和孩子溝通,認真地告訴孩子『相信我,能和我嘮嘮知心話嗎』,存在信任感的親子溝通是可以敞開心扉去打開聊天模式的,這就是為什麼在父母教育的語言溝通裡,不建議家長逮到一個問題就不停地追問、嘮叨,因為在孩子的心目中中他們自始至終需要的是傾聽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審判者。

3、遇到悲傷時說『別傷心,爸爸媽媽永遠在你身後』

每一個孩子成長都需要經歷五味雜糧的辛酸苦辣,作為一名合格的傾聽者,家長需要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了解他們,猶豫要不要和我們溝通的時候和他們建立起信任,在孩子遇到悲傷的時候還要站在身後去讓他們感受到安全感,如果孩子此刻因為某件事情特別傷心、特別悲傷,此刻家長什麼也不要問、什麼也不要想,站在旁邊告訴孩子『別傷心,爸爸媽媽永遠在你身後』。

這句話,便是孩子遇到悲傷時最堅強的後盾、最具力量的安全感,如果孩子本身就特別悲傷、而家長又在一旁不停地追問什麼情況,從孩子的內心當中自然是充滿排斥、極為不信任的,因為在孩子看來『爸爸媽媽更看重結果』,認為父母不夠愛自己的內心缺失,也會導致他們和家長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張。

故而,做一名優秀的家長、合格的傾聽者,我們要在孩子需要傾聽的時候傾聽、需要幫助的時候幫助,而遇到悲傷的時候隻需要在一旁安靜地陪伴著孩子,告訴他們『爸爸媽媽永遠在你的身後』,恰到好處的語言、以及默默的無聲陪伴,這些才是聰明家長給予孩子最正確的語言教育,也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學以致用、給孩子帶來更幸福的成長、給家庭帶來更溫馨和樂的歡聲笑語…

———————

我是蘭媽,專註於育兒領域解析作者,以親身事例、各種家庭教育實例,來記錄育兒感觸的瞬間,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蘭媽談育兒一起學習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