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瘙癢的臨床表現及治療。

外陰瘙癢是婦科患者常見症狀,多由外陰各種不同病變引起,外陰正常者也可發生。

當瘙癢嚴重時,患者坐臥不安,甚至影響生活與工作。

1.原因

(1)局部原因: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和滴蟲陰道炎是引起外陰瘙癢最常見的原因。

細菌性陰道病、萎縮性陰道炎、陰虱、疥瘡、蟯蟲病、尋常疣、皰疹、濕疹、外陰色素減退性疾病,藥物過敏或護膚品刺激及不良衛生習慣等,也常是引起外陰瘙癢的原因。

(2)全身原因:糖尿病、黃疽、維生素 A 、B 族缺乏、重度貧血、白血病、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等。

除局部原因和全身原因外,還有不明原因的外陰瘙癢。

2.臨床表現

《1)外陰瘙癢部位:外陰瘙癢多位於陰蒂、小陰唇、大陰唇、會陰甚至肛周等部位。

長期搔抓可出成抓痕、血痂或繼發毛囊炎。

《2)外陰瘙癢症狀與特點:外陰瘙癢常為陣發性,也可為持續性,通常夜間加重。

瘙癢程度因不同疾病和不同個體而有明顯差異。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滴蟲陰道炎以外陰瘙癢、白帶增多為主要症狀。

外陰色素減退性疾病以外陰奇癢為主要症狀,伴有外陰皮膚色素脫失。

蟯蟲病引起的外陰瘙癢以夜間為甚。

糖尿病患者尿糖對外陰皮膚刺激,特別是並發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時,外陰瘙癢特別嚴重。

無原因的外陰瘙癢一般僅發生在生育期或絕經後婦女,外陰瘙癢症狀嚴重,甚至難以忍受,但局部皮膚和黏膜外觀正常,或僅有抓痕和血痂。

黃疸、維生素 A 、B 族缺乏、重度貧血、白血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出現外陰瘙癢時,常為全身瘙癢的一部分。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也可出現包括外陰在內的全身皮膚瘙癢。

3.治療

一般治療

保持外陰清潔,忌用肥皂,局部忌搔抓。

內褲宜寬鬆,以棉織物為佳,生活規律,忌煙酒及辛辣食物。

局部過敏所致外陰瘙癢,應尋找並去除過敏原。

有憂鬱、焦慮、緊張等精神因素者,應仔細詢問致病的心理社會因素,給予相應的心理治療。

治療原則

主要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消除引起瘙癢的局部或全身性因素。

藥物治療

1.針對病因用藥

(1)滴蟲性陰道炎、黴菌性陰道炎等所致外陰瘙癢給予相應藥物治療。

(2)圍絕經期低雌激素引起的外陰瘙癢,可用己烯雌酚2mg加魚肝油30ml,局部外用,每日3次。

用藥禁忌時亦行全身雌激素替代療法。

(3)糖尿病、黃疸等引致的外陰瘙癢應積極治療原發病。

2.局部藥物治療

(1)5%苯佐卡因軟膏,外用,每日3次。

(2)醋酸氫化可的鬆霜或醋酸曲安奈德軟膏,外用,每日3次。

(3)局部封閉治療:瘙癢嚴重者可用醋酸氫化可的鬆5mg加1%利多卡因5~10ml行局部封閉治療,每周2次。

3.鎮靜藥物

症狀嚴重者可口服鎮靜藥,如氯苯那敏4mg、異丙嗪25mg或苯海拉明25mg,每日2次。

有憂鬱、焦慮等精神因素者,可選用抗憂鬱抗焦慮藥物,如多塞平及阿普唑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