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美麗鄉村,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
深入持久縱深推進生態鄉村建設,任務重、壓力大。
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培養底線思維,才能更好應對生態環境建設的復雜形勢,做到『百姓富』『生態美』,打造美麗生態和美麗經濟。
要牢牢樹立生命共同體意識,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鄉村生態系統建設質量穩步提升。
要充分利用山水、田園、人文等資源優勢,依托自然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壯大村級經濟。
通過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產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鄉村旅遊等產業,探索形成『生態+』復合型經濟發展模式,培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新動能,做強做大生態經濟『蛋糕』,為鄉村振興提供新動能。
建設生態鄉村,需要進一步發揮體制機制的作用。
整體來看,生態鄉村建設,應在現有頂層設計和政策的引導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行為激勵等方面不可或缺的作用,不斷推動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
通過進一步完善創新激勵機制政策和投融資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通過深化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創新生態鄉村產權制度,推進鄉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促進生態產品價值的實現,有效提高鄉村資源利用率和農民收入。
同時,要以創新生態補償機制、產權制度、治理體系為重點,發揮體制機制對生態治理環境、發展綠色經濟的引領和保障作用,進一步強化生態鄉村治理體系,增強集體經濟發展活力,促進生態鄉村建設。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鄉村發展的寶貴財富和最大優勢。
要建立健全長效機制,著力提高生態鄉村建設品位。
積極培育生態文化、生態道德,使生態文明成為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走進千村萬戶的日常生活、融入生態鄉村建設每一個環節。
不斷推動鄉村生態振興,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鄉村全面高質量發展,時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