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圖片來源:東方IC
王義偉/文 2023年1月31日,俄烏沖突進展到第三百四十二天。
1月25日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45歲生日。
這一天,他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主戰坦克。
德國政府當天發表聲明,表示將從自己的庫存中向烏克蘭援助14輛豹2坦克,最終的援助數量是80輛,裝備兩個裝甲營。
同一天,美國政府宣佈向烏克蘭援助31輛M1艾佈拉姆斯坦克。
根據烏克蘭方面發佈的信息,美國等西方國家承諾援助的主戰坦克共有321輛。
雖然援助的主張坦克數量不在少數,但是,德國的坦克要3到4個月才能到位,美國的坦克更是要等到半年之後,所以,此前外界預測的烏克蘭使用西方主戰坦克進行春季大反攻的行動,可能不會出現了。
資料圖
現在的俄烏沖突前線形勢,是俄羅斯持續進攻,烏克蘭承受巨大的壓力。
1月29日,澤連斯基在視頻講話中承認:『情況非常困難。
頓涅茨克地區的巴赫姆特、烏格列達爾和其他地方是俄羅斯不斷突擊的方向,他們不斷試圖突破我們的防禦……俄羅斯盡管損失慘重,但仍保持著高強度的攻擊』
俄羅斯不但持續進攻,是否會在2月份發起大規模進攻以擴大實控區,也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因為一方面,2月份是冬季的尾巴,地面還是硬實的,有利於坦克等重型武器的進攻;另一方面,2月24日是俄羅斯發起特別軍事行動一周年,俄方有可能會利用這個關鍵時間節點擴大戰果、鼓舞民心士氣。
展望未來的俄烏沖突局勢,基本可以斷定,持久戰是大勢所趨。
在烏克蘭截至目前依然沒有、或者嚴重缺乏自我造血功能的背景下,要想維持持久戰,美國等西方國家就必須給烏克蘭持久供血。
這種供血機制正在調整、完善的過程中。
資料圖
首先,美國的主導、關鍵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根據美國國務院2022年12月21日公佈的數據,拜登政府就任以來,已經向烏克蘭提供了219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鑒於烏克蘭對炮彈的巨大需求,美國國防部已經開始指令相關軍工企業擴大產能,在兩年內將炮彈生產數量提高到原有產量的6倍,由之前的每月1.44萬枚增產到9萬枚或者更多。
由此計算,美國一個國家,炮彈年產量就將增加至少90萬枚。
截至目前,美國向烏克蘭提供的炮彈,超過100萬枚,這個數量大概等於烏克蘭軍隊一年的消耗量。
也就是說,僅從炮彈需要而言,美國一個國家就可以基本滿足烏克蘭的需求。
其次,美國正努力推動德國成為軍援烏克蘭的主力。
資料圖
德國是歐洲最具實力的國家,也是歐洲最大、最強的軍工大國。
在軍援烏克蘭方面,美國和德國之間,不能說有矛盾,但確實是有嫌隙的。
德國出於歐洲安全以及自身利益的考量,既不想戰爭升級、擴大,也不想成為軍援烏克蘭的領頭羊。
所以每到軍援烏克蘭的關鍵節點,德國就拿美國做擋箭牌。
比如烏克蘭一直想要豹2坦克,德國就說,只要美國給,我就給。
面對德國的後縮,美國將計就計,同意提供主戰坦克,德國隻好跟隨美國軍援烏克蘭。
這一次,烏克蘭在得到坦克之後,又希望得到作戰飛機。
對此,德國總理朔爾茨在1月29日表示,反對烏克蘭過度的武器要求。
朔爾茨指出,這是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沖突,德國不是參戰方。
德國將盡一切努力確保局勢不會升級,避免俄羅斯與北約國家發生沖突。
他提醒有關國家在武器交付方面謹慎行事,不要產生過度的交付競爭。
盡管德國的態度是消極的,但現實情況是,德國可以忍受烏克蘭的抱怨、指責,卻無法抵擋來自美國的壓力。
在豹2坦克正式進入烏克蘭之後,與這款坦克相關的後勤保障工作,毫無疑問將成為德國推脫不掉的責任。
美國就是用推一步、走一步的方式,也會將德國推上軍援烏克蘭的最前沿。
資料圖
第三,韓國、日本將成為軍援烏克蘭的重要後備力量。
俄烏沖突爆發後,北約與韓國、日本的關系迅速升溫。
2022年6月底的北約馬德裡峰會,第一次邀請韓國總統和日本首相參會。
2022年11月,韓國向北約派駐了常駐代表團。
1月29日,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訪問韓國,30日訪問日本。
斯托爾滕貝格前腳剛走,1月30日,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就抵達韓國。
為什麼?
因為韓國已經成為國際軍火市場上的出口大國,軍工產品的出口額從之前的每年30億至40億美元,迅速逼近每年近200億美元。
而日本,雖然受制於和平憲法,對外武器出口受到諸多限制,但是日本是工業大國,軍工生產能力一旦被釋放,會產生相當規模的產能。
所以,軍援烏克蘭,怎麼能少了韓國、日本的參與呢。
可以想見,無論是斯托爾滕貝格、還是奧斯汀,他們的韓、日之行,是不會空手而歸的。
綜上,在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戰線膠著、戰事持續將是俄烏沖突的常態。
而美國牽頭的軍援烏克蘭機制,已經越來越完善了。
愛好和平的人們希望戰爭早日結束,但事實是,我們還遠沒有看到這場戰爭的盡頭。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為『經濟觀察報』社原創作品,版權歸『經濟觀察報』社所有。
未經『經濟觀察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
王義偉經濟觀察報部門主任
經濟觀察報海外部主任,臺海問題專家,長期關注民營經濟、國際經貿和反傾銷,對宏觀經濟也有深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