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大爺患上陰莖癌,生殖器官全切了,還能過性生活嗎?

68歲的張大爺,是湖南澧縣人,平時也沒啥大病,隻是從小就包皮過長,但一直沒太在意,反正都能用,所以也一直沒去處理。

但是不久前,張大爺感到腫痛、瘙癢、甚至還開始化膿,試有爛掉的架勢,於是張大爺才不得不去醫院,結果竟被診斷出是陰莖癌。

事後,醫生對張大爺進行陰莖全切手術後,手術非常成功,如今爺爺已經康復出院。

一、 包皮過長,是陰莖癌的主要致病原因

張大爺很不解,自己都六十幾歲了,怎麼可能還會患癌呢?而且還是陰莖癌,其實是因為他做錯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放任包皮過長不處理。

有相關數據顯示,在2013~2015年間調查選取的200名陰莖癌患者中就有60名包莖,140名包皮過長

在早期非洲和南美沒有包皮切割手術,陰莖癌發生率是其它惡性腫瘤的10%-20%。

陰莖癌患者中有包莖或包皮過長者占了86.8%-98%,這些數據充分說明了包皮過長是患陰莖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表明,包皮過長是造成陰莖癌的主要原因,其中包皮的皮脂腺分泌皮脂,而由於包莖或包皮過長導致皮脂堆積,為細菌病毒提供了營養場所,繼而發生感染、發炎、癌變。

此外,由於包皮過長尿液殘留與皮脂發生化學反應,形成包皮垢,而包皮垢是造成陰莖癌的主要物質之一

可見包皮過長對陰莖癌影響巨大,及時發現早點手術治療和保持包皮局部清潔對預防陰莖癌有很大作用。

68歲大爺患上陰莖癌,生殖器官全切了,還能過性生活嗎?

二、 治療陰莖癌,手術切除最有效

陰莖癌發生在陰莖上,是男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之一,在中國建國期是很常見的惡性腫瘤,但隨著科技及醫療水平的發展已較為罕見。

陰莖癌雖然少見,但仍不可忽視其危害,在早期發現的治愈率90%以上,但是晚期手術的治愈率隻有20-30%生存率,不治療一般2年內死亡。

手術切除是治療陰莖癌最為有效的方式。

陰莖癌治療目前以外科手術為主,放療和其他治療為輔。

手術治療分為病灶切除和淋巴結清掃,病灶切除包括包皮環切術、陰莖全切術或者陰莖部分切除術。

對於較表淺的腫瘤選擇局部切除或包皮環切,而癌變范圍大或侵犯海綿體的才需要全切手術。

三、 陰莖切除後還能有性生活嗎?

對絕大多數男性來說,陰莖切除絕對是一大『侮辱』,部分男性為了尊嚴,甚至會選擇不進行治療,而選擇死亡,但其實陰莖切除後,不代表不能再進行性生活。

陰莖癌進行陰莖切除,會根據腫瘤的大小來選擇性地進行切除,不一定全部會切。

對於不全切的患者來說,還是有一定的性生活的。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曾對42例陰莖癌切除術後的患者進行調查,分別統計各個患者對手術前和手術後的勃起功能、高潮、夫妻生活滿意度、總體滿意度這幾方面數據。

發現在手術後勃起功能方面57.1%與術前無異,也就是說對於非全切的陰莖癌患者來說,絕大部分是可以過夫妻生活的

四、 陰莖切除後=太監?2個區別要分清

此外,很多人認為換上陰莖癌進行切除後,就等於是太監了,但事情真的如此嗎?

陰莖癌切除後和太監還是有明顯區別的,不能等同。

首先陰莖癌是直接切除病變的組織,不會全部切除,也能進行夫妻生活,但是太監幾乎是切掉整個生殖器官,基本不留,這兩者是有區別的。

所以不能把陰莖切除等同於與太監,要樹立正確觀念,以免陷入誤區。

總而言之,陰莖癌並不可怕,包皮過長要正確對待,只要及時發現早治療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參考資料:
[1] 肖亮,『包皮過長引起陰莖癌的臨床調查報告與分析』. 中國實用醫藥. 2018年
[2] 張興保; 邱學德,『陰莖癌治療的研究進展』. 醫學綜述. 2016年
[3] 張賢生; 夏磊; 劉吉雙,『42例陰莖部分切除患者手術前後性功能調查』. 中華男科學雜志. 2012年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