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點法聊教師的心理健康系列 - 自慰力。

『在這個世界上,人的問題簡直比人還多!』。

知乎上,有很多當今社會日益突出的心理健康發出的感慨。

作為佈點法的研修者,耳聞目睹了太多的當下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

現在的一線中小學教師尤其是文化課教師,在急功近利的應試教育競爭下,他們必須頻繁地面臨周練、月考、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等的評價,很多教師身心疲倦,有不少人已經患上程度不同的心理健康問題。

這裡,用佈點法的觀點『以自身的知與不知為參照來加工外界信息以便趨利避害』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目的是通過分享自己積累的有關心理健康的知識《已知》來增加教師關於心理健康的一些知識,以便進行自我關於心理健康的知與不知的思維運動,從而達成自我心理調節、突破自我的心理框架和思維邊界,進入『自我實現者』的心理行為模式。

自慰力

教師應當有較強的自我心理保護力,遇到心理問題能自行疏導;遇到煩惱苦悶能自我解脫;並善於利用各種支持系統,尋找適當的外部幫助。

一個缺乏自慰力的人,在現代社會中的生存處境會極為艱難。

社會競爭表現出優劣的殘酷性,本來需要得到更多寬慰的失利者和弱勢群體,實際上得到的卻可能是被淪落的遭遇。

現代社會強調尊重個人的自主權,留給個人獨享的空間,這也同時把解決心理問題的任務交給了個人,即通常人們所說的『自己的問題自己收拾』。

你最好別指望別人逗你開心,別人沒有這個義務,也可能沒有這個興趣、精力和耐心;或者擔心觸犯了你的私人空間而好心辦壞事。

所以你指望別人逗你開心,隻會令你更不開心,因為你在大多數的時候不會這麼幸運。

缺乏自慰力的教師通常表現為:

1.過渡尋求安慰

人在社會上免不了要尋求安慰。

但是尋求安慰要適度,不能過渡。

缺乏自慰力的教師,常常無力解決本應由他們自己解決的心理問題,或三番五次找組織、找領導,或逢人便傾訴,或做出一副倒黴樣,等人前來安慰。

他們可能得到真實的同情、虛偽的承若或敷衍的迎合。

但最終招致別人的不耐煩。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正處在社會轉型中,我們過去所接受的『同情弱者』的教育,忽視了自慰力的培養,使得不少人習慣與失敗時等著別人來安慰,甚至認為別人應該來安慰,這在當今社會常常是自討沒趣。

2.忽視心理保護

心理保護通常要運用各種心理防護機制,使問題暫時得到緩解,心理漸趨平衡。

它猶如對身體外傷的包紮,雖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卻是防止感染、促進早日康復所必須的。

一些教師忽視心理保護的意義,甚至認為心理保護是軟弱、虛無的表現,會鬆懈自己的鬥志。

這實在是一種誤解!

按照命理學的說法,人都有流年不利的時候,通俗地講就是人生都有不順的時光。

既然人人都有不順、走低谷的階段,那麼學會怎樣進行心理調節自我,學會自我心理保護是至關重要。

曾國藩也說過: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人生要學會放下。

這句話的核心就是當下不雜,也就是靜心下來,把自己當下能做好的事情踏實做好,慢慢積累新能量,開辟出屬於自己的空山幽谷!這樣,未來必將樂觀值得期待。

帶著鐐銬跳舞顯然比帶著鐐銬哭泣有利於自己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