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什麼是自慰?』
假若你孩子突然在你面前瞪大雙眼,認真詢問,你的反應是什麼?
是閃爍其詞,期期艾艾說一大堆不著邊的話?還是轉移話題,用新的問題轉移目標?
又或者直接胡亂搪塞,還是簡單粗暴對孩子說:『鴿吻』?
但我相信那時候的你,也是腦袋裡充滿無數個問號,期待能得到答案。
你父母也跟現在的你一樣,都是諱莫如深的態度進行對待。
畢竟性教育的匱乏,讓求知欲最強的孩子隻能沉浸在家長的謊言裡。
談性色變』的父母,隻好將這個皮球踢給了九年義務教育
雖說如今隨著社會文化的流動,成人談起這事兒也許跟吃飯睡覺一樣,自然平常。
但面對這些祖國花朵,很多人仿佛又倒退一番,不敢提,更別說教育,即便在課堂時老師也幾乎一筆帶過,又或者讓學生自學。
也許我們知道,性教育是必須普及,給孩子灌輸科學正確的性教育也是十分重要。
但問題是,我們該怎樣『打開天窗』說著亮化呢?
對比國外,像荷蘭、瑞典隊對性教育態度,也許離我們還有很長距離。
但與我們相鄰,而且常被國外嘲笑的印度,也都已經走在我們面前。
一部電影,告知你如何給孩子進行性教育?
最近,小康醫生就看了一部電影『父與子的性尷尬聊』,這部以幽默風趣的形式,講述了兒子在父親面前提問關於『性』方面問題,父親是如何機引導孩子,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性觀念。
例如,當孩子帕普向父親問:『爸爸,什麼是自慰?』
面對孩子的靈魂拷問,父親驚呆了,下意識提高音量叫了兒子的名字,希望能夠打斷兒子。
不過他遲疑了一會,感覺這並不是長久之計,認為還是有必要給兒子好好上一堂課。
於是,父親解釋說:這自慰,就好比自己跟自己玩…..
兒子立刻意識到這是遊戲,於是就開啟了神助攻——
父親立馬糾正孩子,並解釋這是大人才能玩的遊戲,而且是室內才能玩的遊戲。
然而,父親采用兒子最喜愛的板球來作比喻,然後若自己想玩板球,若隻能自己玩,那就可以自己一邊投球,一邊擊球。
於是例子聚完了,父親一步步進入了正題。
這時,兒童聽到這裡,立馬萬自己襠部瞧了一眼—-『你是說我的小弟弟嗎?』
父親於是抓取機會,將主題上引—–
甚至還跟兒子解釋每個人都會自慰,這是一種自慰私密行為,自慰並不是壞事,女性也會自慰等相關問題。
於是,在這部電影中,父親與兒子用各種生動比喻的方式來介紹其他性問題——
『寶寶是怎麼生出來?』『
『什麼是保險套?『
『媽媽為什麼每個月都會流血』…….
在這裡,小康醫生就不劇透,想要了解還得自己慢慢觀看此片!
說的那麼多,小康醫生並非不是向各位宣傳這部電影,而是希望通過這部電影能夠給各位父母們帶來新的思考和認識。
每年1300萬例人流,到底給我們帶來哪些警惕?
計生委數據表明,1990年中國人流手術是1300萬例子,但在2014年的2015年人流手術數目就均為900多萬嗎,其中有近3成都是未成年人。
這些冷冰冰數據告訴我們,性教育的匱乏,正讓年輕一帶尤其是女性遭受成慘痛的傷害。
但一談到性,無論是家長還是社會,似乎都成了『雙規』:表面人人都視為齷蹉骯臟,但私底下卻有著不知為人的興趣和熱情。
人流廣告鋪天蓋地宣傳,但計生用品和性教育就成為了過街老鼠,出軌成了常態,而婚姻卻淪為兒戲。
更可悲的是,作為專業講解的醫生,面對孩子,甚至連基本的『性生活史』還是不敢輕易詢問,因為有些家長聽到自己孩子和這3個字在一起,會五雷轟頂般暴怒。
這些本該嚴肅、正當,而且自然脫口而出的東西,卻成為了問診中的難題。
家長視而不見,老師草草撩過,醫生不敢輕易詢問,患者又不敢輕易如實回答。
那麼,最終傷害還是孩子本身。
所以,趁著這個節日不妨好好看看這部電影,可以學習學習經驗。
少一個盲目的家長,自己也能省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