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逆勢增長』來形容保險業2016年這一年的概況並不為過!
當其他金融機構因經濟減速而愁容滿面時,保險業卻憑借『保費+投資』雙輪驅動,總資產將接近15萬億元的新高度。
如此龐大的資金規模下,資產如何配置就成了棘手的問題。
2016年,險資大踏步走向資本市場的中心舞臺,但因個別激進投資者的攪局而面臨更為嚴厲的監管,創新方面也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保費破3萬億
各路資本搶灘
總資產15萬億元,是什麼概念?
這意味,今年末,中國有望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
『近幾年,特別是2014年保險業新‘國十條’頒佈以來,保險業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績』在12月13日中國保監會召開的專題會議上,保監會主席項俊波肯定了保險行業改革發展後實現的新突破。
據項俊波介紹,成績主要體現在三方面:第一,保險產品費率改革、資金運用、市場準入退出等三大改革釋放了市場活力,使得保險總量連續躍上新臺階,預計今年保費收入將跨越3萬億元大關,保險業總資產將接近15萬億元;第二,保險業在『一帶一路』、供給側改革、脫貧攻堅等國家重大戰略問題上發揮了巨大作用;第三,償二代政策頒佈實施後,風險預警、防范和處置機制更加健全。
在此背景下,各路資本紛紛進軍搶食盛宴。
根據保監會網站數據,保監會今年共批籌了至少17家保險公司,包括6家壽險、1家財險、3家相互保險、2家再保險、2家資產管理、1家科技保險、2家健康險。
據不完全統計,當前仍有約200家公司排隊靜候新牌照,許多背景是房地產、互聯網、醫藥和化工的上市公司也擬發起或參與設立保險公司。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保險系教授庹國柱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保險業的增長又會讓銀行業和證券業眼紅了,保費收入同比增長超過25%。
從前三季度看,壽險增長尤其醒目,養老險、健康險獨領風騷。
萬能險表現特別引人註目的同時,也引發了質疑,加之在股市投資中少數公司的瘋狂舉牌,短進短出,引起眾怒,受到各方指責』
全面擁抱償二代
中小險企忙增資
2016年,保險業全面實行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體系《下稱『償二代』》,實行『放開前端,管住後端』綜合風險評級制度。
在『償二代』這個全球最先進的保險風控體系下,中小險企很緊張。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底,共有42家險企實施了增資,其中多數是中小保險公司。
其中,信泰人壽、天安人壽、天安財險、利安人壽、君康人壽、華海財險6家公司增資2次;珠江人壽增資次數最多,達3次,其累計增資次數為7次。
增資後註冊資本超過100億元的公司僅有4家,28家保險公司增資後註冊資本不足50億元,4家公司增資後註冊資本不到10億元。
一位財險公司高管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償二代體系今年對險企影響較大,該政策對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都設置了紅線,險企必須分別達到50%和100%才算達標。
這一政策加劇了險企優勝劣汰的速度,未來兩年內,『償二代』將使得那些資本充足率不高的企業繼續承壓,一旦出現風險敞口,就必須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引進新股東。
此外,近期監管層有意降低大股東持股比例,而股東更迭又會對中小險企的償付能力新增了不確定性。
再加上中短存續人身險產品新政的實施,不少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都出現下滑。
險資瘋狂『買買買』
監管糾偏激進投資
從曠日持久的『寶萬之爭』,到恒大人壽的『買而不舉』,再到前海人壽與南玻A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
這一年,保險資金頻繁舉牌,被外界冠上了『野蠻人』、『妖精』等惡名。
其中,七大保險系舉牌最為活躍:恒大系、寶能系、安邦系、生命系、陽光保險系、國華人壽系和華夏人壽系。
臨近年底,資本市場的『壞孩子』遭遇監管層『敲打』,前海人壽萬能險遭叫停,恒大人壽被暫停委托股票投資。
項俊波在12月13日的專項工作會議上再次重申『保險姓保,保監姓監』。
一位保險業內資深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監管風暴還會持續,預計後期會出臺一系列監管規則』
不過,該保險人士指出,險資舉牌隻是個別激進公司的行為,一棍子打死的做法顯然不合適。
目前最具爭議的就是把險資投資股市的資金比例降下來。
可仔細思考,去年為了救市,保監會把投資股權的資金比例從30%提高到40%,個股持股比例從5%提高到10%。
一年後,這些曾經的『救市者』卻成了市場的『野蠻人』,險資也成了監管層嚴重的『壞孩子』。
庹國柱也強調,舉牌隻是行業內個別企業的激進行為。
監管層明確了保障是保險業的根本功能,投資是輔助功能,只要堅持本末不倒置,引導保險企業長期、穩健以及進行價值投資,對支持實體經濟和促進資本市場穩健發展都會起到有效作用。
赴港買險高燒不退
國內產品創新緩慢
內地客戶對香港保險的熱潮還在發酵。
『在美聯儲12月加息靴子落地後,排隊買保險的人又多了,最近這幾天我們團隊至少接單200多份,排隊繳費認證的時間平均3小時,索性還有不到半個月時間了,忙完這陣子我們也想休息了』一位港險代理人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香港保險到底好在哪兒?這背後的原因絕不僅僅是『羊群效應』。
從產品價格看,內地人身險預定利率普遍在3.5%至4%之間,而香港則為4%至5%,有明顯誘惑力。
此外,人民幣大幅貶值,香港的美元計價產品有規避風險和保值的作用。
根據香港保險業監理處公佈的數據,2016年前三季度,內地客戶購買香港保險達到489億港元,貢獻率近四成。
今年年內保監會已多次下發風險提示,點名香港保單存在的風險。
而銀聯重申『不支持支付在香港購買具有資本投資性質的保險產品』之後,銀聯卡境外保險交易已由10月的80.6億元降至11月的3000萬元,下降幅度超99%。
但赴港買保險的熱情或很難徹底澆滅。
上海保險同業公會秘書長趙雷近日在一個論壇上對媒體表示,香港保險之所以『高燒不退』,與中國保險行業創新緩慢有關,產品設計跟不上消費者的需求,從而導致吸引力下滑。
互聯網保險猛增
背後深藏很多『坑』
互聯網保險迎來井噴式增長。
中保協發佈的『2016中國互聯網保險行業發展報告』顯示,『十二五』時期,中國互聯網保險呈現快速發展勢頭,互聯網保費規模增長約69倍,占保險業總保費的比重由0.2%攀升至9.2%。
而2015年保險業互聯網保險業務收入為2234億元,比2014年增長了1375億元,同比增幅達160%,保費規模比2012年增長了20倍。
互聯網保險也成為資本追逐的重點,截至2016年7月末,15家互聯網保險創企共發生16起融資事件,其中,慧擇、大特保均完成億元級B輪融資,預計今年總體的融資數量有望超過2015年的29起。
然而,火爆背後,也暗藏較大風險。
保監會前副主席周延禮就曾指出,互聯網保險行業中的非法經營是最大的風險隱患,一些未取得保險經營資質的機構假借保險之名銷售保險產品,有的甚至涉嫌非法集資。
截至2016年11月,有22家投資機構進入網絡互助領域,公開數據顯示現有超過120家網絡互助平臺,總註冊會員超過1000萬人。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有的機構在互聯網上推出互助計劃,雖然避開了保險概念,但所推出的產品與保險屬性很相似,但是均屬於無保險經營資質。
如果平臺不具備相應風險控制能力,容易誘發金融風險,損害消費者權益。
國際金融報
考考你:『看見女客戶洗澡怎麼辦?』一家世界著名的大酒店招聘經理,老板想考考應聘者:『有一天當你走進客人的房間,發現一女客正在裸浴。
你應該怎麼辦 ?』 眾人都搶著回答,有的說『對不起,小姐,我不是故意的』有的說『小姐,我什麼都沒有看見』 老板聽後不停的搖頭。
這個時候一個帥氣的小夥子說了一句話,當場被錄用了。
你知道他說了什麼嗎?關注微信公眾號:jrjstock,回復『洗澡』就知道答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