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不舉,官不究』,為何古人不喜歡對簿公堂?淺談古人息訟文化。

中國古代時期流傳著一種『民不舉,官不究』的『息訟』文化,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一旦發生什麼事情,民眾不會檢舉,官方也不會追責,也就不會產生訴訟的這種關系。

在我們現如今的社會之中,如果去法院提起訴訟,通常就要排很久的隊,法院也成為如今社會之中最繁忙的一個政府辦公地方。

甚至現在很多的人都會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到法院,在公堂訴訟。

『民不舉,官不究』,為何古人不喜歡對簿公堂?淺談古人息訟文化。

在古代時期的文化影響導致古代的人們不會喜歡打官司,很多大的事情都不會打官司。

中國古代人的思想又和我們現如今不一樣,在『禮記』中寫道: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

是謂大同』。

中國自古以來就受到了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的雙重影響,從漢武帝開始,就一直遵循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

導致了儒家學說在中國歷史中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而儒家學說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仁,勸誡皇帝實行仁政,以仁待人,而民間也要和善待人。

在這種思想的引導之下,人們一旦發生事情,首先不會想著將它鬧到朝堂上去對證,而是私下和解,采用和善的方式去調節此項問題,不會將這件事情鬧到不可開交的地步。

這就導致了中國古代人們一直在追求一種和睦相處,安穩平靜的社會關系。

但在中國幾百幾千年的戰亂之中,這種關系是很少存在的,但是它卻包含了中國古代人民的思想。

而人們也在為這種思想所努力,儒家思想傳遞重義輕利,克己復禮,以德去刑的思想,鼓勵人們去把仁義看得比利益重要,用德去待人。

佛教更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以包容的態度去面對世間萬物,對人更是如此,犯了錯,第一時間不會去懲罰,而是想著如何去寬容,在道教與佛教的雙重思想引導之下,中國古代人們自然而然就不會在心底想著去訴訟。

同時,在古代時期也並沒有像我們如今真正所謂公正的法律,我們去觀看一些古代影視作品都會發現,如果一個地主大家的公子強占了民間的民女之後,雙方鬧到了朝堂之上,如果遇到一個不是非常清廉的官員之後,那麼勝利的那一方一定是地主,犯錯了的人經過訴訟之後,反而不會受到懲罰。

受到傷害的人在經歷訴訟之後反而受到懲罰,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之下,誰還敢去訴訟?誰還想去訴訟呢?

並且,在古代社會法律沒有我們現如今的健全,人命就如同草芥一般,鬧到呈堂訴訟的地步,反而會引發一些不必要的矛盾,甚至會招生仇恨,惹來殺身之禍,這是很多人都不想看到的一種局面。

在中國古代的農民一直以小農耕種為主,繁重的賦稅已經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環,他們沒有那個心思,沒有那個精力再去進行訴訟,長時間的壓迫已經摧殘了他們的心理,使他們成為一具沒有思想的行屍走肉。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