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學校包括鄉學和國學,鄉學所招收的學生主要是國人子弟,國學所招收的學生主要是王室及諸侯貴族子弟。
與我們現在類似,無論是在鄉學還是在國學,總有一些學生因為不服學校管教而面臨被開除。
不過,在西周,學校是不能隨意開除學生的,如果確實需要開除學生,則耆老要請被開除的學生喝酒,周天子還要進行三天『不舉』。
耆老,就是德高望重的鄉裡老人。
所以,耆老請被開除的學生喝酒,主要是發生在鄉學裡。
在鄉學裡,如果有學生不聽話,不遵守紀律,學校的老師必須對其進行耐心的教育。
若教育不聽,仍然不改正錯誤,則由鄉大夫上報給鄉裡。
鄉裡收到報告,要請鄉裡的耆老來到學校,對不服管教的學生進行感化教育。
耆老的感化教育手段有兩種,一種叫『射禮』,一種叫『飲酒禮』。
眾所周知,周人尚武,很有貴族武士精神,因而,射箭在周朝不僅是一項戰鬥技能,也被視為是一項上等人的活動,蘊含著尚武精神。
耆老對不服管教的學生舉行『射禮』,目的就是要以尚武精神教育學生遵守紀律、服從道德。
『飲酒禮』更有意思。
舉行『飲酒禮』時,耆老要邀請學校的優秀畢業生回來充當禮儀的服務生,『伺候』那些不服管教的學生喝酒。
這樣做的目的,是想以優秀畢業生的行為作示范,給那些不服管教的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激勵那些不服管教的學生改過自新,遵守紀律,服從和尊敬長者。
另外,在舉行『飲酒禮』中,耆老請不服管教的學生所飲的酒叫『元酒』,意思是教育他們不能忘記先世祖先創業之艱辛。
這就像我們現在的有些教師在教育學生時,常會提起學生的父母辛苦掙錢培養孩子不容易,引導學生要懂得感恩,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經過耆老以『射禮』和『飲酒禮』教育後,如果學生仍然無法改過自新,還是不能直接開除的,而是要幫助該學生改變學習環境,把他調到別的學校就學。
然後,再由耆老舉行一次『射禮』和『飲酒禮』進行感化教育。
經過兩次『喝酒』感化教育之後,學生還不服管教,這些學生就會被送往郊野居住一段時間,並請耆老給他們舉行第三次『射禮』和『飲酒禮』。
在西周,郊野是奴隸等下等人居住的地方。
西周政府把不服管教的學生送去郊野居住,大概是想讓這些不服管教的學生們親身體會下等人的艱苦生活,使其幡然悔悟。
如果有學生到此時還冥頑不靈,不能幡然悔悟,那麼,西周政府才能正式開除該學生。
學生被開除後,會被西周的政府部門遣送去遠方,而且『終身不齒』,即一輩子也不能再當學生了。
在國學裡,如果有學生不服管教,什麼辦呢?『禮記·王制』說: 『凡入學以齒。
將出學,小胥、大胥、小樂正簡不帥教者,以告於大樂正,大樂正以告於王』即國學裡的教師如果遇到學生不服管教,要逐級上報,最終由周天子來決定如何處理不服管教的學生。
那麼,周天子會如何處理呢?
一般情況下,周天子是不會親自過問的,而是讓底下的大臣,如三公、九卿、大夫、元士等都到學校去,重新審查這些不服管教的學生。
如果情況屬實,也不能直接開除,而是由大臣們對這些學生進行感化教育,並給不服管教的學生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
經過大臣們的教育,如果不見效果,這時候周天子就得親自過問了。
他必須親自到學校去考察學生的情況,再給學生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盡可能地教育感化改造他們。
如果學生連周天子的教育感化也不買賬,仍舊無動於衷,繼續不服管教,這時候,周天子就要進行三天『不舉』 了。
所謂三天『不舉』,意思就是周天子必須在三天內停止殺牲並不設盛饌,以此表示對不服管教的學生感到不滿和遺憾。
周天子三天『不舉』後,學校方才可以開除學生,並將學生交由政府部門遣送到邊遠地區,永遠不得再返回家鄉,『終身不齒』。
總之,在西周時期,學校開除不服管教的學生,是極其謹慎的,往往會多次給不服管教的學生改過自新的機會。
但一旦正式決定開除學生,便是『終身不齒』,又是極其嚴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