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性關系一團糟?可能你的童年依戀模式出了問題?

心理學家約翰·鮑比將依戀看作是一種經久不息的情感聯結:

『盡管依戀行為在幼兒時期尤為顯著,但卻伴隨著人類從搖籃,直到墳墓中去』

在童年早期,我們如何與照顧者建立聯系會影響我們在人際關系中的行為方式——我們將以怎樣的情感和他人接觸,以及在意識層面上接受他人的程度。

而早期的依戀過程會發展為一種特殊的人際關系心智模式,隨著年齡的成熟,這種心智模式繼續塑造我們與他人的互動模式,因此可以作為觀察親密關系的絕佳視角。

依戀關系持久深遠,一旦兒童形成依戀,分離對他們來說就會是一種威脅,從而帶來極大的壓力和焦慮。

當兒童覺得照顧者在他們的安全范圍內,他們就會積極探索周圍的世界。

但如果照顧者的存在變得不確定時,兒童的依戀行為系統就會運作,面對依戀對象的丟失或不可靠,嬰兒通常會陷入恐慌,並發起抗議,哭泣喊叫。

最終,當抗議不過徒勞無功後,兒童將平息下來,屈服於一種看起來像抑鬱般的絕望。

依戀理論的意義是非凡的,它延伸至我們心靈最深處的角落,影響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及我們的社會經驗。

浪漫的愛情也是一種依戀紐帶。

這是一種古老的、與生俱來的生存法則,而不僅僅是性和情感的混合。

它歷經了數百萬年的進化,它和我們的下一次呼吸同等重要。

我們經常尋求與伴侶的身體接觸,依賴他們的情感,這是一種生存需要。

當我們感到威脅、害怕或經歷挫敗時,我們會向伴侶尋求心理安慰。

與愛人的情感聯結撫慰了我們敏感緊張的神經系統,它會向我們的大腦低語『安全』。

失去這種聯結陷入情感的孤立對人類來說是無法忍受和可怕的。

愛的核心元素對於孩子和成年人來說都是一樣的:需要感覺到有人在情感上支持你,愛的本質是需求的回應,這讓你覺得這個世界是家,而非一個危險的地方。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永遠不會長大。

正如依戀理論教給我們的,直到生命的盡頭,我們內心都有一個脆弱的孩子。

一個良好的親密關系是安全的港灣,我們可以在關系中暴露內心的脆弱的悲傷、無所適從、自我迷失。

而不是否定它們,控制它們,或規范它們。

社會性是我們自身的核心部分。

我們需要他人來幫助處理我們的情緒和生活中的困難。

事實上,親密關系的本質就是與別人分享脆弱和傷痛。

我們放下所有防備,允許對方融入自我的結構之中。

在很多破裂的親密關系中,則恰恰相反,自我防禦的選擇優先於親密接觸。

如果你不能敞開心扉,那麼你自我的一部分就會被排除在這段關系之外。

和精神分析一樣,依戀理論認為早期的關系會塑造我們的人格和社會關系。

但與弗洛伊德不同的是,依戀理論認為我們對自己和人際關系的看法——會隨著我們整合新的經歷而受到修正,這種能力使成長成為可能。

過去的回聲如影隨行,但我們並不註定要重蹈覆轍。

我們會遇到相愛的人,雙方能夠互相理解包容,可以平易近人,能夠迅速回應彼此,我們能夠從中擺脫焦慮和恐慌。

這就是浪漫之愛——我們找到建立情感聯結的人,緩解了對依戀的恐懼。

曾經黯淡無光的自我意識,和對關系的看法,都能從中得到改變。

依戀理論告訴我們,生活中最基本的安全感來源於與他人的接觸。

當一種依戀關系形成時,我們就會墜入愛河。

我們通過保持情感的聯結來維持愛情。

我們會互相幫助,體驗彼此的痛苦、恐懼和快樂。

那麼,親密關系之間會出什麼問題呢?當健康、正常的依戀需求得不到滿足,對依戀恐懼開始接管這段關系。

破裂的愛情都伴隨著緊張僵硬的互動模式。

但隻有通過依戀的視角,我們才能理解是什麼讓這種行為模式如此具有破壞性。

答案是,關系的雙方拒絕了情感接觸,這加劇了關於依戀的恐懼,阻礙雙方情感的相互吸引。

依戀是所有親密關系困擾的核心,當我們相互憤怒、絕望、蔑視時,分離痛苦的自然過程就會發生。

我們會如兒童一般發出抗議,我們死死抓住不放,尋找情感的聯結,最後陷入抑鬱和無助感。

依戀關系的形成會建立一種情緒平衡。

這種平衡給予了我們選擇。

一旦達到平衡,我們可以選擇向任何方向移動;沒有它,我們會隨意倒下。

這種平衡促進了一種基礎的、完整的自我意識的發展,一個能把混亂的經歷組織成一個連貫整體的自我。

當相愛之人能夠然後允許對方觸及自身的脆弱,並擁抱它們,表達內在的需求,以同情回應彼此。

他們的關系和自我意識就會開放和成長。

這使我們能夠把握愛情,塑造愛情。

從更廣泛的層面來看,依戀視角告訴我們,我們是誰,我們需要什麼來促進成長。

The End.

你的依戀模式是怎樣的?誰又是你的心靈港灣

喜歡的點個贊吧,我們公眾號『心知島』『壹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