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在進步,科技在發展。
但大多數人對於『性』的認知仍然處於幼稚、無知、蒙昧階段。
談到『性』的時候都要蒙上一層神神秘秘的面紗;
但是回避不代表不存在,也不代表不重要。
孔子說
『食色,性也』
這句話說明了食和性是作為人的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對於『食』,我們的傳統、文化都津津樂道,各種媒體也都在用各種方式宣傳著美食文化。
但是『性』呢?
好像是真見不得人似的,只要談到就遮遮掩掩、含糊其辭,要麼就直接避開。
最不可言說的、和反復言說的,都是性。
但凡是醜聞,也多是性。
仿佛性就是骯臟不堪的。
愛一個人是一個人造的概念,慾才是本能。
社會對性與愛避而不談,隻會成為讓人自食其果的惡循環。
人人有性別,人人也有性的問題。
從個人的角度講,性不但不骯臟,反而是需要我們放下對其的偏見,多了解一些知識的。
01
性傷害與性無知
當我們在性方面遇到問題時,往往因為對性的無知與偏見而選擇用錯誤的方式去面對。
這往往可以追溯到家庭對於性的教育。
孩童時期家庭的關注與其往後健康的性發展有很大的關系。
愛是相互理解包容,倘若隻有單方面的主導,那叫奴役。
女人如果遇到了渣男,很容易被欺騙。
他們為了跟女性發生性關系會謊稱多愛對方,在行為上表現的非常體貼善良,誇大自己的事業心,誤導對方可以與他長相廝守。
在這個繽紛又復雜的社會,女性想要漂亮又安全,擁有固定的性伴侶、規律的性生活就足夠了,獨立自信非常重要。
我們的老師們、尤其是中國家長們,認為讓孩子過早知道性不好。
對於性的約束是人類文明的一大表現,公開隻是淫蕩。
這些觀點基本上都是洪水猛獸。
性是一種本能,強行壓制導致我們對其不充分的認知,但潛在的好奇心隻會讓我們通過一些非法途徑去熟悉性。
在百年前就已經出現研究性心理學的學者提倡的健康的性心理知識,但是這些知識直到如今很多現代人也沒有理解。
我們對科學健康的性知識的傳播遠遠不夠。
所以社會性的悲劇反復上演……
一位性心理學家這麼描述過性:
性是描述肉體的部分 ;
性是理解愛情的藝術 ;
性是釋放生活的真知。
關於愛,需要用一生去學習,是兩個人最深入了解的基石。
對性知識的缺乏,是自我走向完整,缺失的最大一角。
無論我們有多麼的羞澀和充滿好奇心,都需要摒棄對性的無知!
02
更好的夫妻生活
夫妻——這種最親密的關系裡面,也飽含著諸多不為人知的因素。
不和諧、不友愛,也是常見的。
更好的夫妻生活需要有三方面:有愛情、有正常的夫妻生活、有激情。
在人生不同階段這三方面的權重會有不同的變化,但是並不會影響雙方關系的維持。
遺憾的是常有人在這三方面中缺少一方面,甚至是兩方面。
這種情況下終究會在感情中造成負面情緒,不利於感情的維持,更有可能導致感情雙方分道揚鑣。
而性生活的不和諧,將給夫妻生活的穩定和幸福帶來不容小覷的影響。
而如果想要緩和或解決其帶來的傷害,需要夫妻雙方共同的努力。
如果想要達到性愉悅,這種歡樂需要借助對方才能抵達。
而溝通則是踏上抵達之路的必備工具。
每周男女雙方應抽出一部分時間,『開誠佈公』地談論性愛中的問題,對症下藥。
若是內部實在無法解決問題,可以尋求『性咨詢』等外部幫助。
總而言之,和對方愉悅性溝通才是尊重性、尊重對方、愛自己的方式。
無論是戀愛,還是性愛,亦或是婚姻,尊重和理解是多麼重要。
慾是本能,愛不是本能,卻是藝術,即本於本能而加以調節者——夫妻之道
尊重就是這樣一種調節。
做到這一點的男女才是生活的智者、性愛的藝術家和美滿的家庭擁有者。
正因為性是本能,那麼由慾而生的愛是神聖的。
人生短短幾十年,好好善待自己地愛人,他/她是我們一生中活著的意義中最直接的啟迪者:性的藝術是雙方愛的激情的過程、包容和理解。
幸福的婚姻,不是一方的犧牲與付出,而是源於雙方的互相尊重,共同的經營。
當你我心中充滿了愛、尊重和理解,那麼和諧的性愛和幸福的家庭就不會太遠。
03
寫在最後
人對性的認識越早,越有利於自身的健康。
這種認識包括男女生殖器官的不同、性慾的產生、如何對待男女關系等。
長期以來,囿於國人的種種成見和含蓄內斂的民族性格,對於性一直視為洪水猛獸,或難以啟齒,或諱莫如深。
導致了人們一直回避或試圖掩蓋這個問題,導致了一些認知的偏差。
基督教的一名教父曾經說過:
凡是上帝自己創造而不引以為恥的東西,我們也不應當引以為恥而不說。
不把性當成骯臟齷齪的東西,不高舉頭頂,也不放在腳底。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是無法離開性而存在的。
性和愛同生與死一樣,都是圍繞每個人一生的問題,會影響到我們的工作、生活、感情、子女教育……
不羞澀地談性是人類文明的一大表現。
就所知而言,性研究仍然和深海或太空一樣深奧晦澀,有待全面深入研究。
無知不可怕,可怕的是對未知的恐懼。
當這個迷人的春天來臨,讓我們同它一起蘇醒,探索自己、完善自己、走向更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