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曹露婷 通訊員 孫美燕
近期,22歲的小馮《化名》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確診宮頸鱗狀細胞癌,腫塊達到8公分,此時距離她同房出血已有兩年。
醫生告訴她,現在隻能做保守化療,腫塊縮小才有機會保留生育功能。
一旦發現有淋巴轉移,後果將不堪設想。
『做好宮頸癌篩查和預防,完全可以避免此類悲劇的發生』浙大婦院呂衛國教授指出,目前浙江省內適齡女性累計估算HPV疫苗接種率不到5%,防控形勢嚴峻。
早在去年9月,浙江省預防醫學會就設立了浙江省宮頸癌綜合防治項目,項目負責人呂衛國教授牽頭編寫『宮頸癌防治藍皮書』,目前已近尾聲。
他期待,藍皮書的出臺將有效推動宮頸癌防治工作,使科普、篩查和預防多措並舉,助力2030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的實施。
呂衛國教授在浙江省預防醫學會主辦的之江公共衛生論壇上作宮頸癌防治報告
下體滲出『米湯水樣』流液
發現時已經是晚期
小馮18歲時來杭打工,當時就有了要好的男朋友。
後來,生活矛盾讓她與男友漸生嫌隙,接連換了兩任男友。
這兩年,小馮時不時會發現同房後下體出血,但一兩天又自止,並沒放在心上。
三個月前,流液由血樣變成『米湯水樣』,她這才警覺起來。
陰道鏡檢查發現,小馮宮頸處有一個8 公分的腫塊,HPV檢查顯示『其他11 種高危型陽性』,TCT檢查提示『可疑浸潤癌』,病理檢查為宮頸鱗狀細胞癌。
來源:視覺中國
『同房時觸碰會造成腫塊出血,大型腫塊也存在自發破裂流血的可能』呂衛國教授介紹,宮頸癌早期症狀隱匿,性生活過早、生育過早、性伴侶多的女性特別要警惕。
浙大婦院接診過不少孕期不規則出血的病人,起初考慮先兆流產,經系統檢查後卻被確診為宮頸癌。
終止妊娠保證母體安全,還是延長孕周優先胎兒發育,母親常常容易陷入兩難選擇。
據悉,浙大婦院成功保住多位宮頸癌患者母嬰平安,但孕婦罹患宮頸癌的風險比常人要高得多。
『及時治療或幹預,對於阻斷癌症發展很有效,尤其是高級別宮頸病變』呂衛國教授說,一般建議21 歲以上有性生活的女性進行篩查,如果HPV和TCT 檢查雙陰性,可每3~5 年體檢一次。
針對妊娠前一年內未進行宮頸癌篩查的孕產婦,一般建議在孕期12~26 周或產後42 天進行篩查。
浙大婦院專門開設了『妊娠期宮頸疾病篩查門診』,為有生育計劃及已經懷孕的有需要孕婦,提供有針對性的檢查和治療。
呂衛國教授在『教學門診』中教授宮頸癌診斷方法
防控藍皮書編寫近尾聲
將指引宮頸癌防治新標準
據世界衛生組織2020年統計顯示,全球宮頸癌新發病例60 萬例,死亡病例約34 萬例,發病率居全球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首位。
其中中國宮頸癌新發病例接近11萬,死亡病例近6萬,約占全球的1/5。
2022 年9 月,浙江省預防醫學會聯合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浙江省愛國衛生發展中心、浙江省腫瘤防治辦公室,設立了浙江省宮頸癌綜合防治項目,極力加強『兩癌』篩查,提高女性生存質量。
與此同時,該項目的負責人浙大婦院呂衛國教授牽頭和落實『浙江省宮頸癌防控藍皮書』的編寫工作。
目前,各項工作有序推進,藍皮書編寫也已接近尾聲,將指引宮頸癌防治新標準,為更多專科、醫院、基層醫療單位提供防控新策略。
『宮頸癌防控工作必須牢牢把握HPV疫苗接種、宮頸癌篩查和宮頸癌治療三級防治路徑』呂衛國教授指出,宮頸癌是目前癌症中唯一病因比較明確的惡性腫瘤,98%以上由高危持續性的HPV《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盡早接種HPV疫苗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病因預防,可從源頭上消除宮頸癌。
直播
與婦科腫瘤大咖面對面
去年3 月8 日,『關愛女性健康,藍絲帶在行動』消除宮頸癌、健康中國系列公益活動在浙大婦院舉行。
一年來,醫媒融合以女性健康小站為單位,聚焦女性健康,推動『兩癌』篩查,取得了閃閃發光的成績。
呂衛國教授提出,達成2030 消除宮頸癌目標還將繼續攜手媒體的力量,提升公眾認知和行為意識。
2 月28 日《下周二》15:00,呂衛國教授做客錢江晚報直播間,在線暢談女性健康話題。
做好避孕措施為何還會感染HPV病毒?女孩罹患高級別宮頸癌前病變怎麼治?預防宮頸癌,什麼是最優策略?這些問題都能在直播間找到答案,掃描二維碼加入關愛女性健康社群,鎖定直播,大咖邀你來互動。
設計:羅俊娥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