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洗臉用毛巾的越來越少,越來越多人開始使用一次性洗臉巾了。
不僅僅是洗臉巾,我們的生活似乎被一次性包圍了。
即使不出差,也有人開始穿一次性內褲,一次性襪子,用一次性剃須刀。
過去我們用超市的塑料袋裝垃圾,現在用一次性垃圾袋。
廚房裡抹佈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次性廚房紙和一次性抹佈。
總之,現代人雖然缺少性生活,但開始過上一次性生活了。
這期我們就來聊聊這些一次性的用品。
01
我們最早開始大規模使用的一次性產品,那肯定是一次性碗筷、杯子、桌佈等等餐具用品。
這些一次性餐具流行也毫不意外。
畢竟它們用完即棄、不用清洗的特性,一方面減少人力成本,同時也減少了采購成本,對於經營小餐館的商家來講實在是太合適了。
像什麼早餐攤啊、夜市宵夜啊,客人經常有打包帶走的需求,一次性餐具當然是最佳選項。
尤其像我家這種一邊端著吃一邊走路的,那更是隻有一次性餐具一個選項了。
甚至在當時,還有一些地方政府曾為了杜絕流行病的傳染等原因,大力提倡一次性餐具這種看上去更幹凈衛生的產品使用。
除了外賣的餐館以外,還有一個使用場景是家裡待客。
過去親戚朋友串門還是比較頻繁的,尤其逢年過節,客人特別多,一般家裡也不會準備那麼多碗筷、杯子,所以都用一次性餐具。
我小時候就是,家裡但凡來客人了,我爹媽必叫我出去買兩瓶飲料和一次性杯子。
其實當年一次性餐具的流行,還帶來了一個謠言。
就是說日本人舍不得用自己的樹,所以都從中國買一次性筷子。
等用完了筷子,再做成紙,高價賣給中國人。
這個故事跟中日小學生夏令營,也算是互聯網謠言鼻祖了。
而另一股帶動一次性產品熱潮的,是連鎖酒店。
國內的經濟型連鎖酒店在發展之初是仿自國外的汽車旅店模版,在此基礎上加以升級改造。
而包括牙膏、牙刷、拖鞋、梳子、沐浴液、洗發液在內的「六小件」一次性產品成了連鎖酒店的標配,在早期還是衡量酒店品質的重要參考指標。
一次性產品的使用場景由此再一次被打破,並且橫跨了多個品類。
事實上,這也是「一次性」這個概念得以更大范圍普及的關鍵時期。
人們隨之逐漸發現,其實萬物皆可一次性。
總的來說,我認為,這類一次性產品可以被歸類為「補充功能型」產品,它們往往具有方便快捷、適合在特定場景中應急使用的特性。
像今天越來越多人會購買的一次性內褲,早期更多是女性為了應對生理、生產等特殊時期所使用的產品,後來隨著消費需求的轉變,尤其是在旅遊、出差等情況越來越普及的當下,一次性內褲的優勢被進一步放大,而其自身的品質也在應用過程中不斷被優化。
相比以上這類產品,一次性洗臉巾的出現更具意義上的顛覆性。
它不僅僅具備以上一次性產品的補充功能性,在洗臉這件事上,它逐漸有了某種替代性。
02
很明顯,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習慣用洗臉巾洗臉了。
也正因此,我認為洗臉巾可以被歸為「替代型」一次性產品的代表。
在這之前,我相信大多數人洗臉都習慣用毛巾或是直接用手接水洗完再用幹毛巾擦。
不管你使用哪種方法洗臉吧,反正要使用毛巾算是約定俗成的方式了。
甚至在很多地方做白事的話,毛巾還是一種標配的回禮。
但我如果說,現在用來洗臉的毛巾,很有可能會被一次性的洗臉巾可替代掉,是不是有點讓人不敢相信?
其實這還真不算危言聳聽。
在『時代周報』名為『你多久沒換毛巾了?賣毛巾的都急了?』的報道裡,就提到毛巾市場相比過去要蕭條不少。
圖源:時代周報記者攝
一家超市負責毛巾銷售的營業員表示,過去一個月營業額能有2萬,但現在隻有7千。
中國規模以上毛巾企業實現營業收入整體呈下降趨勢,2018年下降明顯,規模以上毛巾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61.5億元,同比下降37.62%;2020年中國214家規模以上毛巾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05.04億元,同比下降8.2%。
面對這樣一個數據,一開始我是覺得有點反直覺的,畢竟我一直還是使用的毛巾。
但是仔細一想,其實也並不誇張。
以我自己為例,雖然我還沒有使用洗臉巾,但廚房裡的廚房紙、一次性抹佈,基本都在我的常購清單裡。
因為清理廚房實在是太麻煩了,過去用抹佈,至少需要兩條。
一條用來擦灶臺,一條用來擦地板。
大家都知道廚房裡的油漬是很多的,等把灶臺和地板擦幹凈了,我還需要把兩條抹佈洗幹凈。
有時候如果地太臟,甚至要洗兩三遍。
我連碗都不願意刷,居然還得洗抹佈!
所以當我第一次用到廚房紙,就再也離不開了。
擦完扔了就行。
其實洗臉巾的邏輯是差不多的。
洗臉巾脫胎於母嬰用品,屬於棉柔巾品類,基本上現在家裡有小孩的,棉柔巾都是必囤的產品。
相比毛巾呢,不僅有很好的吸水性,而且還很親膚。
一開始我會覺得就算洗臉巾好用,但用一次就扔,不會浪費嗎?但其實算一算也未必。
過去我們是會把毛巾一條用很久的,但其實毛巾也是有壽命的,用久了就會有細菌。
所以毛巾隻有兩個選項,要麼經常洗,要麼經常換。
經常洗,就會麻煩,經常換,那跟洗臉巾也沒什麼區別了。
也正是這些原因,越來越多的人幹脆直接用洗臉巾洗臉,毛巾隻用來擦手了。
但仔細想想,如果毛巾的洗臉功能能被洗臉巾替代掉,那擦手功能,會不會被擦手巾替代掉呢?
我覺得也不是沒可能。
至少我自己在商場的衛生間,用著一次性擦手巾還是非常方便的。
理論上來講,擦手巾跟廚房紙也沒有太大區別。
在使用場景被多重圍剿之下,毛巾行業的市場被侵占也就不意外了。
於是很多毛巾幹脆開始走高端化,一條能賣出五六十的價格。
這就進入了惡性循環。
過去三五塊的毛巾在市場上越來越少,便宜的質量不行,好的呢,又讓人覺得太貴了,最後還不如選洗臉巾,方便又舒適。
一次性用品,最被人詬病的地方其實主要是浪費,尤其跟我們上一輩的生活哲學,有很大的出入。
在過去,大家使用東西遵循的原則是,用到壞掉為止,不壞就不換。
用一次就扔,是很難接受的。
尤其洗臉的毛巾,洗一次就扔掉,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在方便和快捷面前,浪費就有些顯得微不足道了。
03
拿塑料袋和垃圾袋舉例。
最早大家去買菜,基本是不會用塑料袋的,而是自己帶著一個佈袋,或者帆佈袋。
但因為塑料袋太便宜了實在是,導致菜場裡的塑料袋就是標配,更別說後來超市的流行,附送的塑料袋那是又大又結實,成了無數人的心頭好。
於是,大家不僅開始使用塑料袋,還愛上了囤塑料袋。
畢竟塑料袋的使用場景過於豐富,買菜和逛超市的塑料袋,多到你可以不用專門去買了。
我奶奶過去就是一個囤塑料袋愛好者,在我印象裡,很多家庭就沒有專門購買過塑料袋,全是買東西附送的。
這點在超市塑料袋實行收費後,情況稍有好轉。
但即使是塑料袋,都難逃被其他一次性同行替代的命運。
之前買東西拿到的塑料袋,一個重要功能就是用來在家當垃圾袋使用。
但後來細分出了專門的垃圾袋,比塑料袋還方便,一拉,一扯,就能方便地套在垃圾桶上。
一開始很多人也不接受專門的垃圾袋,畢竟覺得家裡的塑料袋夠用了,什麼家庭啊,居然還要專門花錢買塑料袋用來裝垃圾?
但隨著時間推移,大家發現買東西附贈的塑料袋規格不統一,而且囤一堆塑料袋,經常沒地方放。
再加上後來的限塑令,越來越多人最後還是接受了垃圾袋這個選項。
到了2019年,垃圾袋的市場已經達到了2500億,可見使用的人有多少。
甚至最後單一的垃圾袋都滿足不了許多消費者需求。
因為垃圾袋需要裝一些湯湯水水的殘羹剩飯,之前那種很薄的垃圾袋,就很容易漏。
現在的垃圾袋,幹脆開發出了厚實,甚至帶有抽繩,方便提的產品,已經完全不止能當垃圾袋使用了。
再還有一次性內褲、一次性襪子等等,都遵循著同樣的邏輯。
我有個朋友之前來我家借住,用的就是一次性內褲,他說他現在不僅出差,平時也喜歡用。
主要就是覺得手洗內褲很麻煩,而且一到梅雨季節,內褲很難晾幹,幹脆就直接用一次性的,特別方便。
04
可以看到的是,有別於過去一次性用品相比多次性用品質量差的問題,現在的一次性用品至少在使用體驗上,已經是非常好了。
這背後其實是一個制造業、供應鏈、市場進步與增長的問題。
市場的需求攤薄了成本,本身工藝也越來越好。
大家對一次性用品,也不會有特別離譜的要求,基本就是能用、衛生就行。
比如我現在如果制造一款打底用的T恤,質量大概就是能做到機洗個三到五次。
如果我賣70一件,大部分人肯定覺得我瘋了,如果賣到30呢?肯定已經有一份人開始覺得,也不是不能接受。
如果市場持續增長,成本進一步降低,售價能壓縮到5塊錢呢?或許這最終就能成為很多人的一種生活習慣。
仔細想想,一次性生活的流行,本質上跟我們消費習慣的改變,有著巨大的關系。
雖然真的很少有人花70塊錢,去買一件隻穿三五次的T恤。
但毋庸置疑的是,現在大家越來越能接受,夏天的衣服,壽命最多就是一到兩年這件事了。
我在快時尚那期裡也提過,許多衣服從生產出來,就隻是為了應季用的。
過去,我們買很多東西,默認都是用壞了才需要換,至少能用個十年八年的。
以至於今天給消費品加上一個使用期限時,思維還無法轉換過來。
比如不粘鍋。
當我告訴我媽這玩意兒的使用年限大概就是1-2年的時候,我媽都震驚了。
畢竟在她的印象裡,一口鍋應該能用到天荒地老,哪知道還有鍋居然隻能用8個英國首相在位的時間。
還有電子產品,就更不用說了。
明明對很多人來講,許多電子產品的性能是溢出的。
但為了新功能,甚至新顏色、新外觀,也要把舊的換掉。
細數一下,能用上個十年八年的東西,其實已經屈指可數了。
在無孔不入的現代生活裡,仿佛什麼都是一次性的,所有東西都可以日拋。
除去吃穿用的這些,大家微信上加著一次性的好友,聊天記錄上就隻記錄了你添加他的時間。
追著一次性的連載,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棄坑。
立下一次性的flag,今天說堅決減肥,明天就炫兩杯手打檸檬茶。
談著一次性的感情,前一秒海誓山盟,下一秒勞燕分飛。
刷著一次性的視頻,感受各種信息從大腦裡呼嘯而過,然後手指一劃,下一個。
在『從前慢』這首詩裡,有一句很有名的評論是:過去的人東西壞了,總想著修。
而現在的人東西壞了,總想著換。
可能就連評論的人也沒料到,現在的人換東西,都不用等到東西壞掉了,隻是因為不喜歡。
畢竟,在一個消費過剩的世界裡,商品的保質期,甚至長不過人們保持興趣的時間。
參考資料:
『為什麼一次性商品越來越多了?』,尋空
『廚房紙、鼻炎紙、濕廁紙…懂營銷的紙企們,抓住了 『機靈』的Z世代?』,鋅刻度
『懶人經濟下,還有什麼不能一次性?』,新零售商業評論
『你多久沒換毛巾了?賣毛巾的都急了』,19號商研社
『Z世代消費行為分析與思考』,光明日報
作者:IC實驗室
商業世界的有趣就在這裡。
關注大眾消費,互聯網商業和流行文化,分享拙見與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