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是性慾是絕望
在這個滋生焦慮的年代,做愛似乎能解決很多問題。
沒有愛的性,聽起來似乎很『快感』,至少做愛帶來的快感,能瞬間消化一切不適。
有些人做愛是為了滿足快樂和放鬆;但有些人是為了逃避痛苦與恐懼,抑或控制焦慮、維持自尊、補償羞愧。
有人稱這個行為為強迫性做愛《一如強迫性買買買》。
當性成為泄壓工具時,它就成為了防禦機制的一種,成為我們應對壓力的一種自發形式。
帕特裡夏 · 邁克爾文 · 赫恩曾報告一系列與性有關的,但聽起來有點離奇的事件:
性保守、返鄉參加父母或近親葬禮的婦女,出乎意料地跟陌生人或偶遇的朋友發生性關系;罹患嚴重冠心病的男子在被送往醫院的途中撫弄妻子的乳房、急切地要求ML;一名男子當兒子因白血病即將去世時,開始了亂交。
強迫性性慾與孤獨感以及抑鬱情緒相關。
學者Erika HJelm根據研究發現,孤獨感越強的人往往越容易進行高風險的性行為。
有些人可能容易使得自己與他人之間制造一種愛欲氣氛,而不管這些人是不是真的特別吸引他們。
事實上,當一個人不得不用調情、曖昧、ML來與人建立關系時,這往往是一種防禦機制啟用的表現。
但從對抗焦慮的角度來說,沒有比自我防禦機制更省事的方法了。
它的省事之深,以至於作為一個有自我意識的人類,可能都意識不到自己在使用它。
#02
防禦機制是一把保護傘
就像是『黑客帝國』中的經典一幕,紅藍藥丸的選擇,防禦機制在某種意義上充當了藍色藥丸,當我們遇到難以面對的問題時,它們是我們心理上的安慰劑。
防禦機制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一個人不是在釋放防禦機制,就是在接受防禦機制的路上。
比如:
和男朋友大吵了一架,被惹了一肚子的氣,沒地方發泄,就把床頭的合照摔個稀巴爛;
比如逛街的時候看見一款十分心水的項鏈,但是一看下面的價格,發現自己囊中羞澀,然後突然意識到其實這條項鏈其實也不是那麼獨特;
比如邀請心儀對象出遊一直沒有得到明確回復,於是開始想象對方的手機可能突然壞掉了;
一個出軌了的丈夫總覺得妻子對自己不忠;
突然想要和另一半出去約會,但另一半已經有安排,於是覺得另一半不關心自己。
但在與戀人相處時,時常看起來『頗為有效』的方式,卻在一直破壞兩人的關系。
比如戀人可能受不了你因為『壓抑』而拖延做家務的時間;或者在他想要和你認真談點什麼時,你卻開始無意識的轉移話題。
防禦機制在很多時候都能『保護』我們,卻不利於我們發展親密關系。
不難發現,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抱著與戀人好好溝通的願景開始對話,但最後總是以升級版的焦慮與內心沖突收場。
這是由於在我們與戀人的互動中,內心底層感到焦慮的時候,而這時我們往往會不自覺地利用防禦機制。
#03
防禦機制保護你,卻不保護關系
在弗洛伊德看來,自我防禦機制是自我用來應付本我和超我壓力的手段。
當自我受到本我和超我的威脅而引起強烈的焦慮和罪惡感時,焦慮將無意識地激活一系列的防禦機制,以某種歪曲現實的方式來保護自我,緩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
而現代的心理學家們,對這個概念有了更新版的理解。
事實上,每個人的自我防禦機制都很有個性,能部分反應一個人的性格特質,情緒狀態,認知結構及發展。
南京師范大學的郭本禹等認為,防禦機制可以看成是個人關系及人際關系的動能系統,其主要作用是為了:
① 保持自我認知的穩定性;
② 撫平伴隨而生的情緒。
根據現有的認知情感圖式《cognitive-affective schema》,每個人對自己都有一定的認識與看法,其中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有的能意識到,比如我很有能力,我很外向;有的則不太能意識到,比如我很小氣。
根據一系列的心理學研究發現,一般人更喜歡積極地看待自己,或者說體會到『積極的自己』。
而且不那麼喜歡老改變對自己or對外界的看法——懷疑自己。
《我怎麼又變了,我是不是有人格分裂…》
而防禦機制在更好的自我呈現方面可以說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短期來看,運用防禦機制並沒有什麼不好,反而它可能使你感覺很好,因為你似乎既『處理』了問題,又不用懷疑自己。
但長期看來,它即不利於你變成更好的人,也不利於你發展更好的親密關系。
換言之,你可能自己感覺棒棒的,卻沒發現,你的他正因此離你越來越遠。
所以,防禦機制從短期來說,不失為一個可選的應對方式;但如果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你對自己,對外界的看法可能會因此離現實情況越來越遠。
這可能使得你難以與他人良性溝通,所以最後,不出意外,那種你想逃避的焦慮,還是回到你身上,期待你正視它,並且有可能,你的他也會離你而去。
下面我們來看看幾種典型:
回避
沒有誰是完美的,面對感到頗有壓力的事情,總想拖延個一二三個小時。
回避作為防禦方式的一種,說的是忽略需要面對的事情,保持不回應的態度,抱著『時間能解決一切』的幻想。
但幻想終究是幻想,該解決的問題還在等待被解決。
事實上,很多時候一個人並不知道自己的所言所行,正在給對方多少點暴擊,如果我們采取『默默忍受』的方式,讓問題得過且過,我們就放走了一次很好的雙方互相了解的機會。
否認
面對對方的抱怨,熱暴力,冷暴力;面對朋友發過來的可能的出軌的證據;依然堅信這段關系是沒有問題的。
代償
借酒消愁,愁更愁。
但你有時候是不是依然發現,與其正面溝通,不如自己喝點酒,或者幹點別的什麼。
理想化
有時候我們會過分積極地看待自己或他人。
這在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著迷時,特別容易發生。
當它成為一個人的防禦機制時,這個人可能在追求對方時,覺得另一半什麼都好,簡直完美;而相處之後,就發現對方簡直一無是處。
利他
這個防禦方式與其他的有點不同,因為表面來看,它看起來並不如其他的那麼『欠揍』。
利他指的是在感到關系壓力時,向對方示好,表達體諒。
如果你的另一半讓你很不開心,你不熱戰也不冷戰,反而讓他感到你是很好相處的一個人。
久而久之,即使不是對方的意願,他也很有可能利用你的『善良』『好說話』,進一步為所欲為。
投射
你是否特別不喜歡對方身上的某些特質?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可能把自己對這方面的擔憂,投射在對方身上。
比如:你可能擔心自己對對方不夠,而當對方不回信息的時候,你就感到特別煩惱。
#04
防禦機制的最毒境界
事實上,在防禦機制的作用下,它不僅僅代表了特殊壓力情景下的反應方式,而且還影響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交流的基本模式。
因為在投射《project》的助攻下,你往往會用自己認為好的方式來判斷別人。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有時候對戀人,對密友會出現一種『恨鐵不成鋼』的牙癢癢的心態。
《為什麼你不這麼做……?氣死了氣死了……》
根據社會感知領域的新近研究發現,投射往往能影響對個人的同理心走向。
當你哭著對戀人說:
我在公司忙到『猝死』 嚶嚶嚶~;戀人卻覺得這很正常。
這是因為他不愛你了嗎?
不,他這麼低情商的回應,可能還和他怎麼看待壓力有關。
一項來自以色列的相關研究表明,面對壓力,人們會出現兩種相反的與壓力相關的思維定勢。
《stress mindset》
一種是積極迎接型《stress-exhilarating》,另一種是消極回避型《stress-debiliarating》。
研究者認為,在投射的助攻下,一個人往往會把自己的思維模式遷移到另一個人的身上。
比如:當你覺得跳槽是一件好事的時候,你可能就理解不了為什麼對方一直抱怨工作,卻總不辭職。
而如果你覺得長期加班簡直是『惡魔』,那麼在你看來,長期加班的另一半可能太辛苦,進而發現不了他投入在工作時的快樂。
當你興高采烈地告訴密友,你要探險時,而他可能正在為你的安全擔上一百個心。
曾經看到一句話是:以你期待他對待你的方式來對待他。
不少人認為這種態度能減緩人際沖突,但個人覺得如果改為——以他期待你對待他的方式,對待他——可能更好。
因為如上所述,你期待的方式,可能並不是別人期待的方式。
比如,你是一個喜歡冷笑話的人,但對方是一個很敏感的人。
也許你會發現,你無意說得一些自認為很好玩的段子,卻像冰錐一樣戳到了對方的心思。
而對方各種細節上的擔憂,在你看來都有點『呵呵』。
發展長期的幸福關系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真誠地接納對方。
但在投射的存在下,我們往往失去了共情的視角。
#05
如何找到防禦機制在保護什麼
如上所述,防禦機制在臨時幫助自己減輕焦慮,撫平憂傷,瀉火,維護自我形象方面功不可沒,但卻不利於我們的長期個人發展及親密關系的發展。
要有效控制它,首先得意識到自己的內心在哪些方面最容易感到焦慮與不安。
心理學家Joseph在書中談到,我們內心創傷或者說內心最脆弱的領域,往往是運用防禦機制最頻繁的地方。
在他看來,我們內心的擔憂可以分為三個方面:
1. 人際關系的依賴性——比如,能不能做到從容自如地依賴他人,或獨處。
2. 與自己的情緒相處——比如,能不能從容自如地表達憤怒。
3. 發展強健的自尊——比如,能不能從容自如地處理拒絕。
一個在人際關系依賴性上有問題的人可能要麼特別獨立,要麼特別依賴;一個與自己情緒相處有問題的人則可能要麼特別情緒緘默,要麼特別容易激動;一個發展自尊方面有問題的人,則要麼特別自戀;要麼特別自卑。
增強自己的自我覺察,往往是發生改變的第一步。
如果防禦機制已經成為你日常生活習慣的一部分,不如從這三個方面開始,進一步理解自己的人際關系上需要注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