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基本屬實”,”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引導全市中小學校樹立正確教育觀”。
6月18日深夜,針對媒體報道的”江西某中學學生疑似被老師要求棄考”一事,南昌市教育局做出權威回應。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事件迅速引發熱議,在於受教育和考試的權利被認為是有歷史文化基因的,是受國家法律政策保護的,而這一事件中老師親自下場”勸退”,三觀盡毀,無非是想保升學率和漂亮的升學數據。
長久以來,升學率成為學校考核教師工作、家長判斷學校水平的關鍵量化指標。
也漸漸地成為唯升學率,甚至出現某種異化,如此次事件中,倒果為因,本末倒置。
升學率面臨”度”的問題。
當所有人都片面追求升學率,也自然容易忽略其背後教育本身的意義。
當升學率逐漸演變成教師眼裡掛鉤職稱晉級、評優評先的KPI,也順裡成章成為學校眼裡事關名氣、等級甚至好壞的唯一標尺。
江西中學生被暗示棄考的事情水落石出,但並不意味著就此翻篇。
對教育唯分數論、唯升學率論的反思,對教育本末倒置現象的追溯,要比單純地了解一件事情本身的來龍去脈更重要。
近段時間,教育問題屢上風口。
圍繞著”新聞學專業是否值得報考”的話題,”網紅考研名師”張雪峰和新聞學教授的論戰尚未平息,教師暗示學生棄考的風波便接踵而至。
看似毫無關聯的兩件事,卻由一種強烈類似的社會心態所串聯:學校、老師被升學率牽著鼻子走,學生的專業選擇被就業、”錢”景所支配,殊途同歸,俱是功利主義作祟。
社會發展有階段,經濟發展有周期,不同的形勢可能會造成不同的社會風氣。
專家指出,教育功利化傾向的形成與多方教育主體和多種社會因素均有關系,是社會教育觀念工具化、優質教育資源分配市場化、教育過程簡單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我們不能簡單地站在道德制高點斷定哪種選擇一定比另一種選擇更好,也不能強迫他人以夢為馬,用愛發電,但可以判定的是,起碼教育本身不能被摻太多雜質。
去年年初,教育部發佈『普通高中學校辦學質量評價指南』,明確提出不給年級、班級、教師下達升學指標,不將升學率與教師評優評先及職稱晉升掛鉤,不公佈、不宣傳、不炒作高考”狀元”和升學率。
“雙減”精神挺進高中,不失為政策角度助力教育去功利化、回歸育人本位的一個重要標志,而教育評價本身,也期待有更多衡量的尺子,不必在中學階段困於升學率,不必在大學階段困於就業率。
北京商報評論員 楊月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