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性感的內衣市場,正在經歷怎樣的變化?|新消費觀察。

過去,我們看到的內衣廣告,大多以『性感』著稱,模特無一不是公認的姣好身材,充滿誘惑,引人遐想。

不再性感的內衣市場,正在經歷怎樣的變化?|新消費觀察。

維密、CK、都市麗人平面廣告,圖源網絡

如今內衣廣告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模特未必需要前凸後翹,也並非隻能穿傳統的聚攏型文胸,就連『性感』二字,也在被重新審視與定義。

Ubras、內外、蕉內廣告,圖源網絡

內衣廣告經歷了從男性凝視到女性悅己的審美變遷,這種轉變也從一個側面,展示出內衣消費趨勢的變化與升級。

網絡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內衣市場規模約2000億元,其中女性內衣占比最高,本文所探討的內衣消費變化,則主要圍繞『文胸』這一類目展開。

產品:從性感到舒適

1995年,維密推出內衣行業首個大秀,據稱其巔峰時期平均每分鐘賣出600件內衣,締造了風靡全球的『性感』神話。

而隨著女性意識的不斷崛起,消費者選擇內衣逐漸回歸到『追求舒適』的軌道上,更有Thirdlove、Lively等眾多標榜『反維密』的內衣品牌興起,它們主張取悅自己,而非聚焦滿足男性目光的『性吸引力』

2019年維密大秀取消,昔日內衣巨頭也不得不尋求自救之路,廣告啟用變性模特和大碼模特,展現女性多元的美。

而國內市場,維密分別宣佈周冬雨、楊冪為大中華區和亞洲區品牌代言人,並推出廣告片重新定義『性感』,將其與『舒服』、『真實』、『獨立』、『自信』聯系起來。

維密平面廣告,圖源網絡

雖然這在當時引發了不小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悅己型消費已深入人心,『舒適度』成為內衣消費的主要考慮因素。

內衣產品由傳統的聚攏、上托型,向減輕束縛的無鋼圈內衣發展。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聯合天貓內衣發佈的『內衣行業趨勢研究』顯示,近年來無鋼圈文胸市場保持穩定增長,2017年市場增速接近五成。

而輕薄透氣、無鋼圈、無胸墊的Bralette作為更細分的新興品類,2016年迎來爆發式增長,2018年消費增速達172%。

圖源:CBNData『內衣行業趨勢研究』

除了優衣庫、曼妮芬等品牌,內外、Ubras、蕉內等主打無鋼圈的新消費品牌借勢崛起。

它們或是強調小胸友好,或是聲稱『宛如人體第二層肌膚』,或是以『無感托科技』突出產品力。

Ubras還首創了『無尺碼內衣』,讓用戶可以更加簡單地選擇合身、舒適的內衣,憑借無鋼圈、無尺碼內衣,Ubras還一舉登上2020天貓雙11內衣行業榜首。

圖源:內外、Ubras、蕉內品牌旗艦店

對『舒適度』的追求,卻也給大罩杯內衣的承托穩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大杯文胸的細分賽道,也有異軍突起的新銳品牌。

奶糖派就針對C罩杯以上內衣的品類空白,通過分胸型、多尺碼的產品,打造兼顧舒適度、承托穩定性與顏值,更適合大胸消費者的內衣。

審美與觀念:從單一到多元

性感到舒適的需求變化,驅動著產品研發與設計的升級,背後則指向觀念的轉變:從單一的審美模式,向多元包容的價值轉變。

眾多內衣品牌也通過持續不斷的嘗試,向消費者傳遞這個信息,即並非隻有年輕的、豐滿的、具有更大性魅力的才是美的,不同年齡、膚色、身材、風格的人群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

新西蘭內衣品牌Lonely曾在2017年邀請了一位年近花甲之年的模特Mercy Brewer拍攝廣告。

Lonely的創始人Helene Morris表示,美妝時尚行業都過於追求青春,但事實是每個人都會變老,而變老的過程其實也充滿了美好。

他們希望通過這樣一種真實的美,擴充大家對於美的『視覺詞匯』。

Lonely內衣廣告,圖源網絡

針對不同膚色,美國內衣品牌Naja 圍繞Nude for All的核心主張推出一系列裸色內衣,以不同的色號,匹配適應不同族裔與膚色的女性,展現品牌對多樣化的包容。

Naja內衣廣告,圖源網絡

但品牌對『多樣化的美』的呈現,也有引發爭議的時候。

比如CK在2020年6月簽下的變性、黑人、大碼模特JariJones,就掀起了一陣輿論風波。

Jari Jones身上的標簽,涉及LGBTQ、種族等多項社會議題,它的『政治正確』或許能夠獲得群體的價值認同,但也有消費少數群體、過度討好消費者的嫌疑,網友群嘲品牌在用『政治正確』綁架消費者的審美。

CK內衣廣告,圖源網絡

究竟怎樣的才算美?美與性感又該由誰來定義?品牌通過口號式、灌輸式的廣告,並不能夠重塑認知,維密的『性感』之說不行,CK的『政治正確』也不行,它註定是一個漫長的審美觀念變遷的過程,但這些或許有些極端的溝通嘗試,至少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審美觀點,一定程度上也推動著這一進程的發展。

渠道:從百貨商場到多渠道體驗

內衣消費需求不斷升級,審美觀念經歷變遷,而渠道也在發生巨變。

2020年天貓雙11內衣銷售榜,排名前二的Ubras和蕉內都是成立不滿五年的新品牌。

線上渠道的發展,給內衣新品牌帶來了彎道超車的機會。

百貨商場裡的傳統內衣店已不那麼適合年輕消費者,她們更傾向自己上網做功課,並通過網購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內衣。

此外,直播帶貨全面爆發,更是為內衣商家提供了更為即時有效的流量轉化思路。

新消費品牌Ubras、蕉內和gukoo也登上去年雙11天貓內衣商家直播榜Top3。

圖源:CBNData

新銳的內衣品牌憑借著互聯網基因與年輕化屬性從線上發家,但隨著新零售的發展以及消費體驗的升級,線下場景也逐漸成為其競爭主戰場。

NEIWAI內外創始人劉小璐曾在CBNData的專訪中指出,內衣品類的體驗要求遠高於其他品類,線上發展即將觸頂的情況下,向線下尋求擴張是必然的。

線下店提供體驗的同時,也更易獲得自然客流,並反哺線上發展。

越來越多綜合型商業體的出現,也是新品牌進入線下市場的良好契機。

而這些新興內衣品牌的線下實體店,除了提供產品,還打通全渠道數據,為消費者打造更個性化、場景化的服務體驗。

奶糖派的線下店可預約專業胸型管理顧問和服務,而蕉內在2020年底開出的首家品牌店則更像一家科技產品體驗店,其圍繞『體感科技』的定位,利用RFID技術,使產品在靠近讀碼器時,就能讓消費者快速了解產品信息,以打造無幹擾的購物體驗。

蕉內體驗店,圖源:蕉內官方微博

消費行業的巨變往往孕育著機遇,許多先見者洞察到市場風向的變化,快速地做出內衣產品與品牌的革新,資本也紛紛湧入賽道。

雖然競爭激烈,但中國內衣市場的集中度仍有待提升。

數據顯示2019年Top10的的內衣品牌市場集中度為12.7%,遠低於歐美市場。

這也意味著,抓住新消費趨勢的內衣品牌們,無論是禦風而行的新品牌還是積極變革的傳統品牌,要成為中國市場的內衣巨頭,都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作者 | 豆子

編輯 | 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