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檗木《『神農本草經』》,檗皮《『傷寒論』》,黃檗《『本草經集註』》,關柏、川柏《『中國藥材商品學』》。
炮制:
清明前後,剝取樹皮,刮去粗皮,曬幹壓平,潤透切片或切絲。
生用或鹽水炙或炒炭用。
按產區分為川黃柏、關黃柏兩種,分為統裝,一、二等。
以色鮮黃、粗皮去凈、皮厚、皮張均勻、紋細、斷面色黃者為佳。
以川黃柏質量最佳。
歸經:
歸腎、膀胱、大腸經。
功效: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退熱除蒸。
主治:
1.濕熱帶下,淋濁 本品苦寒沉降,清熱燥濕,長於清瀉下焦濕熱。
用於濕熱下註,帶下黃濁穢臭,常與山藥、芡實、車前子等同用,如『傅青主女科』易黃湯;若濕熱下註膀胱,小便淋濁,多與萆薢、車前子、丹參等配伍,如『醫學心悟』萆薢分清飲,或與黃連、茯苓、蓮須等配用,如『醫學正傳』治濁固本丸;若濕熱蘊結膀胱,小便不利,又與知母、肉桂同用,如『蘭室秘藏』滋腎通關丸。
2.濕熱瀉痢,黃疸 本品苦寒清熱燥濕,又善清大腸濕熱而醫瀉痢,瀉濕熱蘊結而退黃疸。
用於濕熱瀉痢,下利膿血,常與白頭翁、黃連、秦皮同用,如『傷寒論』白頭翁湯;若用於濕熱黃疸,小便黃赤,可與梔子、甘草配伍,如『傷寒論』梔子柏皮湯。
3.濕痹痿躄 濕熱浸淫筋脈而足膝腫痛,或軟弱無力。
本品苦寒沉降,善清下焦濕熱而消腫止痛。
用於濕熱下註,腳氣痿躄,足膝腫痛,多與蒼術、牛膝配用,如『醫學正傳』三妙丸;若肝腎不足,筋骨痿軟,可與知母、熟地、龜甲等同用,如『丹溪心法』虎潛丸。
4.瘡瘍腫毒,水火燙傷 本品既能清熱燥濕,又能瀉火解毒。
用於癰腫疔毒,常與黃連、黃芩、梔子同用,如『外臺秘要』黃連解毒湯;或與大黃共研細粉,和醋調搽患處,如『證治準繩』二黃膏;若治口糜生瘡,可與白僵蠶同用,如『聖濟總錄』黃柏散;用於燒傷燙傷,常與大黃、朴硝、寒水石等同用,如『世醫得效方』黃柏散。
5.陰虛發熱,盜汗夢遺 本品長於清相火,退骨蒸。
用於陰虛火旺,潮熱盜汗,腰酸夢遺,常與生地黃、知母等同用,如『醫方考』知柏地黃丸及『症因脈治』知柏天地煎;或與龜甲、熟地黃等配伍,如『丹溪心法』大補陰丸;亦可與砂仁、甘草配用,如『禦藥院方』封髓丹。
用法:
煎服,5~10g。
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容易損傷胃氣,故脾胃虛寒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