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廣大觀眾營造歡樂、祥和、喜慶的中國年氛圍,按照保定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文化進萬家 非遺過大年』的活動安排,由保定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保定市博物館承辦的『樂享好物·博物館裡的非夢遺品』展覽活動1月25日在保定市博物館啟幕,活動將持續至2月5日《正月十五》。
展覽活動有非遺展示、非遺體驗、專題展覽參觀等內容,同時還為觀眾朋友們設置了許願祈福、新春寄語、蓋章打卡等專區,提供定時免費講解、古箏表演等服務。
在非遺展演區,展示了京繡、易水硯制作技藝等國家級非遺2個;麻子石陶器燒制技藝、保定鐵球制作技藝等省級非遺2個;肖氏面塑、葫蘆烙畫、古琴斫制技藝等市級非遺3個和區級非遺1個——張氏剪紙等。
其中,易水硯制作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作為保定市的傳統手工藝品,易水硯取材於太行山區西峪山石質細膩、易於發墨的紫灰色水成巖,因材造型,以型定名,刀工精湛,古朴典雅。
雕花圖案多以吉祥幸福、神話傳說為題材,雕刻的人物、花卉、魚蟲、山水、禽獸等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是中國名硯中的瑰寶。
剪紙是古老的中國民間藝術之一,在民間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
在傳統節日來臨之際貼上窗花、門花、喜字、福字、鴛鴦戲水、魚戲圖、飛禽走獸、胖娃娃、老壽星等剪紙畫,不僅僅是裝飾,更承載著人們的吉祥祝福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張氏剪紙采取陰陽剪相結合的手法,風格多樣,題材豐富,尤以龍元素的研究和運用聞名,目前被保定市蓮池區確定為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在體驗互動區,設置了以清苑傳統制香技藝和秦淮燈彩兩個非遺項目進行展演,讓觀眾沉浸式體驗打香篆、制作花燈的傳統技藝。
清苑傳統香制品是以榆皮、鋸末、植物粘粉等輔以天然植物香料,經傳統手工技藝制作而成。
主要工序包括和料、成型、裁剪、晾曬、包裝、窖藏等。
香的品種按配方劃分為靈虛香、靈馨香、宣和帷香等;按外形特征劃分為原態香材、線香、棒香、貢香、盤香、塔香等。
秦淮燈彩為特別參展項目,來自於剛剛備案的非國有博物館——保定市南北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
秦淮燈彩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汲取了中國傳統紙紮、繪畫、書法、剪紙、皮影、刺繡、雕塑等藝術之長,綜合木工、漆工、彩繪、雕飾、泥塑、編結等諸多工藝。
秦淮燈彩的造型大多取自於自然,具有一定的仿生性,常用撞色進行搭配,『紅配黃、喜洋洋』『大紅大綠、吉祥如意』等口訣代代相傳,鮮亮卻不嫵媚,質朴卻不俗氣。
『保定記憶』非遺主題展覽為此次活動的重要內容,分為『鄉音鄉情』『匠心匠藝』『舞姿舞韻』『國醫國術』『民風民俗』等五個部分,形象、生動展示保定老調、曲陽石雕、鐵球、槐茂醬菜、徐水舞獅等極具保定地域特色的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地域特色鮮明、生活氣息濃鬱,承載了保定人民的獨特記憶和濃濃鄉情。
活動期間,保定市博物館將為廣大觀眾於每天上午10:30和下午3:30各提供一次免費講解服務。
來源:保定文旅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