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 四川南充非夢遺彩『出圈』。

來源: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趙紫君

巴山蜀水滋養了諸多非遺文化,南充,這座有著2200年歷史的古城,也是非遺文化的一片沃土。

2022年四川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期間,從會場到大街小巷,處處可以遇見南充非遺文化和保護成就。

遊客能在建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濃鬱氛圍中,體驗非遺之旅,樂享非遺之魅。

以文化旅遊融合為契機,南充正助推非夢遺彩『出圈』,開拓非遺產品省內外市場,為非遺帶來更大發展活力。

非遺在舞臺

樂享非遺之魅

11月9日晚,閬中落下閎大劇院星光熠熠。

為迎接大會的到來,當晚在劇院內上演大型雜技舞臺情景劇『東方絲源』。

節目在聲電光、舞蹈、雜技的融合中,融入川北大木偶、川北王皮影、川北燈戲等非遺元素,讓觀眾在精彩的表演中感受非遺之美、之魅。

古老的非遺藝術與現代的光影技術相互碰撞,讓非遺走向更大的舞臺。

2018年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北京8分鐘』驚艷全球,來自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劇院的兩個『熊貓隊長』吸粉無數;2022四川國際文化旅遊節—國家級非遺《南充》海外推介講座上,四種語言直播非遺文化;10月,川北燈戲劇團登上央視戲曲頻道……

傳承與創新是『活下去』並『火起來』的秘訣。

南充非遺文化傳承從未止步的同時,不斷重新包裝,走向世界。

在這一過程中,觀眾認真的臉龐讓非遺重煥光彩,每個人都是非遺的踐行者和傳承者。

文旅融合 四川南充非夢遺彩『出圈』。

非遺在民間

體驗非遺之旅

當非遺走下舞臺,走進閬中古城的大街小巷。

大會期間,具有濃重地域特色的川北剪紙、光影中的川北王皮影、千裡飄香的保寧醋傳統釀造工藝、工序繁復的閬中絲毯織造技藝等非遺文化讓遊客們應接不暇,生動展現了深厚的歷史底蘊,文化積淀、民俗風情。

非遺文化在創新中不斷融入當代人的生活。

在距離閬中不遠處的儀隴,川北剪紙非遺傳承人回到民間,進社區進學校進鄉村,建立交流基地。

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剪紙、愛上剪紙。

在儀隴,有許多剪紙藝術愛好者,剪紙氛圍很濃厚,群眾基礎廣泛。

川北剪紙隻是非遺走進民間的一個縮影。

當傳統文化結合現代都市生活,演變為日常生活都處處可見的非夢遺粹。

從生活民俗到表演藝術,再到民間節慶,這些非遺瑰寶見證了南充的歷史發展,歷經百年甚至千年傳承,至今依然保留著獨特的文化韻味。

文旅融合賦能

非遺煥發新業態

『這趟非遺之旅收獲很大,能夠在旅遊中體驗到這麼多非遺文化,我覺得這趟閬中之行很值得!』來自重慶的遊客何女士告訴記者,她買了絲綢、保寧醋、皮影等非遺文化衍生品。

放眼南充全域,非遺已經形成諸多非遺產業:王皮影民俗文化園開展皮影傳習、展覽、演出以及工藝品的制作等活動,開發旅遊產品;省級非遺體驗基地六合染房,吸引遊客感受織染技藝獨特魅力;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劇院內打造兒童周末劇場,設置文創中心打造非遺研學基地。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傳承中華文明、賡續中華文脈的重要載體,也是旅遊的優質資源。

旅遊是傳播非遺的重要渠道,兩者融合發展能夠釋放出巨大經濟和社會價值。

近年來,南充以非遺旅遊體驗基地、非遺主題旅遊線路、適合發展旅遊的非遺項目推薦目錄、非遺特色景區建設為抓手,推動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

把非遺文化元素融入旅遊發展,這既能促進旅遊新業態發展,又能在旅遊開發中保護與傳承非遺文化。